【王室內戰的犧牲者——誰殺了王子?】
都鐸玫瑰與英格蘭內戰
英格蘭的「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起於1455年,至1485年結束,歷時30年,標識著大不列顛群島正式從中世紀邁向文藝復興時期,同時了結法國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英格蘭的勢力與貴族封建制度,取而代之者為都鐸王朝君主集權制。我們所熟悉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33-1603)便是都鐸王朝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玫瑰戰爭」又稱「薔薇戰爭」,乍聽之下相當浪漫,但實際上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它是金雀花王朝後裔:以紅玫瑰為象徵的蘭開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和以白玫瑰作為識別的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親系之爭,換言之,就是英格蘭王室內戰。在這內戰頻繁的數十年內,英格蘭土地上就有近50個家族因敗戰而徹底滅絕,死傷估計約35,000至50,000人,其中貴族比例相當高。
不過當時「玫瑰戰爭」之名尚未出現,要等到約莫一百年後,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所著歷史劇《亨利六世》(Henry VI)中某一幕教堂花園場景,許多貴族藉由採摘紅或白玫瑰,各表對蘭開斯特或約克家族的忠誠之描述,才得此名,只是廣泛被應用也要等到19世紀後了。
古代貴族,尤其是世系悠遠、勢力龐大的貴族通常不只擁有一個頭銜,也會以好幾種徽章表彰其身分。約克家族自戰爭之始便使用白玫瑰作為象徵,但蘭開斯特家族則要等到亨利七世(Henry VII, 1457- 1509)於1485年「博斯沃思原野戰役」(Battle of Bosworth Field)終結對手取得勝利後,才以紅玫瑰為識別,並將紅白玫瑰結合,代表兩大家族聯結,從此「都鐸玫瑰」(Tudor rose)便代表英格蘭王室。
這場內戰耗時數十年,大小戰役無數,死傷當然更殘酷,尤其慘遭滅門的貴族太多,也讓後來的都鐸王朝得以實現君主專政,因為貴族都去見上帝了,誰還來和國王吵鬧不休?這些貴族血脈不單殞落於戰場上,也煙散於陰謀中。
最是無情帝王家
英王愛德華四世(Edward IV, 1442-1483)隸屬於約克家族,曾在位21年之久,昭示內戰中約克家族的勝利,但就在他1483年4月9日可能因感染肺炎三週後突然去世,原本暗潮洶湧的王位之爭瞬間浮上檯面白熱化。愛德華四世的兩位幼子——愛德華五世(Edward V, 1470-1483?)、約克公爵(Richard of Shrewsbury, Duke of York, 1473-1483?)也成了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
有鑑於繼位者愛德華五世才13歲,尚且無法治理國家事務,愛德華四世在斷氣前授命其弟葛洛斯特公爵理查(Duke of Gloucester, Richard III, 1452-1485) 為攝政王,意圖制衡政治野心也不小的王后伊莉莎白.伍德維爾(Elizabeth Woodville, 1437-1492)家族的外戚勢力。但理查叔叔的野心不只如此,那遼闊的江山多誘人,區區攝政王怎夠他塞牙縫?
按照慣例,在舉行登基大典之前,未來的英國國王通常會有段時間居住在倫敦塔上的專室裡。但小愛德華卻是由理查叔叔挾持後,於1483年5月19日和弟弟一起被送進倫敦塔,這一聽就知道事情不妙了。原本預定的登基大典從5月4日延後到6月25日,當然這都只是做做樣子,兄弟倆註定有去無回。
接下來理查叔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篡奪了王位。6月22日,某布道大會上聲稱理查叔叔才是約克家族的唯一合法繼承人。3天後,一群貴族「尊請」理查叔叔登基。兩位王子隨後被議會宣布不具有繼位資格。於是理查叔叔於1483年7月3日加冕為王,成為理查三世,待到1484年,他祭出更狠的一招,由《王室頭銜法案》(Titulus Regius)宣判愛德華四世和伊麗莎白.伍德維爾的婚姻無效,因為愛德華四世在婚前曾與其他女子訂婚。如此一來,兩位王子等同於私生子,沒有資格繼承王位,原來的王太后伊莉莎白也失去尊貴頭銜。
時空再拉回1483年春天,愛德華四世驟逝,留下幼子準備繼承王位,卻在登基典禮前被叔叔挾持到倫敦塔。
根據記載,直到當年夏天之前,偶爾還有人見到兩位王子在倫敦塔樓空地玩耍,畢竟是孩子,何況是尊貴的王太子,總是無法整日囚禁於室內。不過夏天之後,兩位王子身影再也不曾出現過。依照時常去探視小愛德華的醫生說法,男孩似乎預感死亡正逐步逼近,虛弱無助,就像預備犧牲的受害者一樣,每天認罪和懺悔,期盼減輕自己的罪過,也只求弟弟能活下來。(看了真是心酸酸⋯⋯)
或許是被枕頭活活悶死,也可能是塞進牆內窒息而死,兩位王子最終下落如何,至今仍是英國歷史上最大謎團,又因政治局勢複雜詭變,更增添各種不確定性。何況當年七月底的營救王子計畫也以失敗告終。總之,這兩個孩子從此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而理查叔叔成為最可疑謀殺犯,因為他是最大受益者。至於都鐸王朝首任君主亨利七世也被懷疑是兇手,畢竟他是因為擊敗理查三世而登上王位,所以也須要藉由詆毀前朝,讓理查三世繼位方式引人爭議,好加強自己王位的正當性。
終歸到底,為了維護唯一王權,所有可能威脅王位者都必須盡數剷除,一個不留。生在帝王家,不知是幸或不幸?
本來兩個稚嫩的生命已逐漸塵封於歲月裡被人淡忘,直到1674年時,有工人在倫敦塔內某個樓梯下方發現兩具一大一小兒童骨骸,被粗魯地參雜了一些動物骨頭裝在兩個盒子裡,但又用天鵝絨包裹了起來,似乎是貴族才有的待遇。這個發現,勾起了人們對王子謀殺案的幽暗回憶。在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 1630-1685)命令下,這兩具骨骸被埋葬於西敏寺。
1933年曾找來解剖學和牙科專家對骨骸和牙齒構造進行分析研究,證明骨骸年紀確實與兩位小王子相符,但無法判定性別與死因。後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仍拒絕使用現代科技對骨骸進行任何測試,因此究竟是不是那兩位可憐的孩子也尚未可知。
王子悲涼身影
這起悲悽傷感,充滿戲劇性和陰謀論的王子謀殺案自然成為藝術家創作材料。
英國畫家米萊(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所繪《塔中王子》(P.193)裡,兩位金髮王子看起來像天使般俊美,但卻面容蒼白,憂鬱愁苦。在幽深黑暗的倫敦塔某處,他們彼此僅僅交握著手,彷彿嘗試給予對方最後的溫暖,即使自己也害怕萬分。注意看背後台階上似乎有道人影拾級而下,更加深了危險即將到來的恐怖氛圍。整個畫面布局與氣氛讓觀者不由得擔憂又同情畫中人的處境。
米萊嘗試以歷史準確性的觀點來描繪場景。據說他在進行這幅畫作時,於英國伯斯郡的伯南村(Perthshire, village of Birnam)找到了一處非常符合故事場景的高塔,經過多張素描調整過後,總算才完成全畫構圖。樓梯就是為了呼應兩具骨骸被發現之處,場景所顯示的密閉空間也表達王子們所面臨的絕望困境。
出身顯赫的米萊是個藝術神童,11歲便進入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R.A.)就讀,為該學院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學生。在皇家藝術研究院就讀期間,他認識了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 和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因而於1848年共同促成「前拉斐爾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誕生,當年米萊才19歲(關於前拉婓爾派的故事,可參見本書P.068)。
米萊在1856年結婚後便逐漸擺脫前拉斐爾派畫風,逐漸朝向多元發展,此舉曾招致正反評價。但從他在皇家藝術研究院裡的活躍表現,以及1885年被維多利亞女王封為準男爵(baronet),成為第一個獲得世襲頭銜的畫家看來,這位天才畫家獲得的肯定還是較多。他的功力從《塔中王子》的人物描寫、氣氛營造、構圖安排都可見。
畫家在表述歷史事件時,若不能親身經歷,往往只能根據史料、考證和想像嘗試發揮,透過畫面讓觀者感受事發氛圍。後人無法得知兩位王子當年究竟有何遭遇,是否被謀殺,或被誰謀殺?也不確定小王子約克公爵是不是真的被調包逃離了倫敦塔,最後還是死於亨利七世手裡?然而欣賞米萊畫作,觸及這段歷史時,惻然傷感之情難免油然而生。這便是米萊營造畫面,悉心布局的才能。
都鐸王朝的起點
至於理查叔叔奪位之後下場如何?
即位約兩年後,在1485年8月22日對戰亨利七世的那場博斯沃思原野戰役中,理查兵敗身亡,死後屍體還被遊街示眾,草草掩埋,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知去向。作為英格蘭國王身後淪落至此也讓人頗為唏噓。近年理查遺骨終於被尋獲,上頭傷痕累累刀傷四處,脊椎遭箭頭穿刺,頭顱也被削去一部分,只能說理查叔叔也真是死得太痛太慘烈。
這場戰役和理查之死,標明金雀花王朝、玫瑰戰爭和英格蘭中世紀的終結。新的世代由亨利七世和約克家族繼承人「約克的伊莉莎白」(Elizabeth of York, 1466-1503),即愛德華四世長女,被謀殺的小愛德華長姐,兩人聯姻以結合兩大家族勢力鞏固政權,開創都鐸王朝起始。
據說約克的伊莉莎白繼承母親美貌與金髮(其母伊莉莎白.伍德維爾曾有「不列顛群島最美女人」之稱),與亨利七世的政治聯姻似乎也算得上是幸福美滿。兩人共誕育八個孩子,成為英格蘭和蘇格蘭眾多王室祖先,次子就是後來的亨利八世,孫女即為女王伊莉莎白一世。
誰殺了王子?至今仍是謎團重重。向來最是無情帝王家,權力誘惑多吸引人,身處驚濤四起駭浪翻騰的宮廷,為了爭奪至高王權,或許不擇手段誅殺異己,可能情勢所逼身不由己,讓聽來浪漫的玫瑰戰爭,實則是被無數鮮血濺染的血腥戰場。以世俗角度看來,相較於兩個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而言,伊莉莎白姐姐似乎幸運多了。
如果能夠選擇,你願意生在帝王家嗎?
【書籍資料】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