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人生充滿了矛盾,其中尤以自己最不可信。」

《skmt 坂本龍一是誰》

作者:坂本龍一,後藤繁雄 / 文章分享來源:vouge

       1996年,天才編輯後藤繁雄帶著 1000 個問題前往紐約採訪音樂藝術家坂本龍一,提問過程持續了兩年,後結集為《skmt1》。三年之後,二人又展開了第二次對談,直到 2006 年結束並收入《skmt2》。

 

       由大塊文化出版的新書《skmt:坂本龍一是誰》便是由此二書集結而成,既是坂本龍一的「傳記」,又不能說是「傳記」。它像是某種證明文書, 集合了前後不連貫的多個片段編輯而成,跳脫框架的書寫模式,也呼應了教授在書中一再強調的:「如果可以的話,直到最後,都想維持不定形的狀態。無論是思考或是生活,都不想維持一貫性」。

 

       人活著的理由與目的,經常變動著。到昨天為止還那麼說的,今天卻說了不一樣的話,也會出於他人所無法理解的原因,突然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行動。這本書,即是在某個場所「收錄」、「記下」坂本龍一發言的紀錄素材。

 

《skmt 坂本龍一是誰》書摘


#011 不明白
就算被說「照你喜歡的方式彈奏吧」,可是什麼是自己喜歡的方式呢?

完全不明白。

像想說話般的說話,有想說的話就說吧那樣?

被問到想寫出什麼樣的旋律時,也不明白。

不太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也不太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所以,只能邊摸索邊往前進,才能看清所有事物的模樣。

 

#012  在教室
常和朋友聊天。不知為何扮演起諧星的角色。不喜歡成為團體的中心。

某天導師要學生們寫下「將來的工作、希望」。

我寫了「不想成為任何人」。

我害怕屬於任何地方。

 

#023 人格/分裂
因為現在在講話的我,和明早開會時的我,沒有一致的必要,也沒有必然性。

所謂的「我」,只是作為社會性的存在,是「相對於他人的」。

「人格」什麼的,只是「面對他人」的展現。

所以拆解掉人格的話,就是Schizo5 吧。(不過這個詞聽起來也過時了)。

 

#024 局外人
是逃亡者?或是局外人?我不得不思考那個共同體的存在,這是宿命。猶太人不也是這樣嗎?猶太人在世界各地必須身為局外人活著,所以他們創造出了虛構之國以色列。現在,雖然日本這個國家實際存在,可是我思考著在世界上雖然存在卻看不到的國家、還不存在的國家、曾經存在過的國家,不實際存在的國家。自己是局外人,也是逃亡者,所以會思考著虛構的國度。

後藤:你想成為的「他人」是?

坂本:住在西藏的人。在蒙古的馬背上生活的人。

會潛水的人。登陸月球的人。女性。船夫。

後藤:人生目的是?

坂本 沒有。

後藤:生活信條是?

坂本 沒有。

一九九六年九月五日 東京

 

#025 問題/答案
後藤:戰場是?

坂本:活著本身。在現在,在此處。

後藤:人生的主題?

坂本:如何成全人生。

 

#032  瞬間移動
單音無法成為音樂。一定要兩個以上的音,兩個以上的音才會形成旋律、樣式或者節拍。藉由音色的組合能在一瞬之間把人帶到他方。

彈兩個以上的音,就會知道「到達那裡了啊」。所以如果是即興彈奏,不論是葛利果聖歌或巴哈,都有可能在下個瞬間移動到峇里島、或者瞬移至流行和近代音樂,同時漸漸變化。所以,光是高明的演奏能力還不夠,演奏者也必須具備作曲能力、擁有多樣豐富的音樂涵養和知識才行。

 

#068  致他者/致網路
電腦是把自己的大腦外部化,可是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終究是封閉迴路吧。其中不會出現「他者」。不會出現他者一事,是很後現代的,剛好是八〇年代式的,理所當然,會走向神祕主義。但我從以前就知道那是錯誤的。對,不可以不接觸他者,包括「語言」不通的他者。

 

於是在一九八九年左右,我不再用電腦,和沖繩的人們一起試著做了《BEAUTY》。另一方面,全世界進入取樣混音的全盛時期,到處都充斥著浩室(House)音樂。我運氣很差,和世界音樂(World music)差不多時期創作,被認為是類似的東西(笑)。就像磁鐵的N極碰上N極,互相反彈,所以我匆匆逃離了。

 

參加三重奏。彈鋼琴。不過網路也擴張了。理由我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不管是哪一種,都有刺激的地方,我是喜歡的。

有人會說網路是「新媒體」。新媒體這個說法,雖然用在從唱片轉變到CD或是DVD出現的時候,我並沒有太興奮。不過,對我來說,網路應該是超越「新媒體」的存在。因為在網路上,我們的社會,或者說世界,全在裡面。而CD裡就沒有這種社會。在網路裡,愛、暴力、悲劇、喜劇,全部都有呢。

 

#105  搖滾體驗
在披頭四以前,對美國的流行音樂完全沒興趣。

 

遇見披頭四是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很驚訝竟然有跟巴哈和古典音樂完全異質的存在。中學時代也聽衝浪音樂(Surf music)。高中時代聽了灣區的迷幻系(Psychedelic music)和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後,迷上了以罐頭樂隊(Can)為中心的德國搖滾和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但是並不喜歡深紫(Deep Purple)樂團,或是在搖滾樂裡使用古典語彙的團體。

 

因為他認定「搖滾樂非用吉他不可」,對於難得逸脫了音樂史的搖滾,卻回歸到古典世界,這點讓他很生氣。雖嚮往吉他,不過是「懶惰鬼」,所以沒想過要練吉他。因為和高中朋友組了樂團,彈了糟糕的爵士樂和巴薩諾瓦(Bossa nova)。一九六七年,高中一年級,正值爵士樂燃燒殆盡前的最後光輝。他和德布西的相遇,比那還早一點。雖然他在心情上和搖滾樂有共鳴,終究認為那不是適合自己的舞台。到七〇年代初期為止,就連在新宿街頭,都見得到高唱自由、解放和愛,光腳走路、留長頭髮的人,但進入七〇年代以後,不論是東京或倫敦,全部都淪為「時尚」了。搖滾樂不得不和嬉皮、嬉皮文化緊緊相連。但是華麗搖滾(Glam rock)只是商業主義,令他十分反感。在他的內心,搖滾樂在德國搖滾時期就結束了。


「人生充滿了矛盾,其中尤以自己最不可信。」
寫給此書Ⅱ 坂本龍一

 

       說話和寫作我都不拿手。聽歌的時候,歌詞也進不到腦子裡。最近在想,這是否也是一種失語症(音樂家和失語症的關係很有意思)。雖然總是在思考著什麼,但那是語言嗎?還是什麼呢?自己也不太清楚。所以,像這樣與人對話,因為必得藉助語言,剛好能賦予不定形(amorphous)的思考狀態一個形狀。一旦化為語言之後,因為有助記憶,對自己來說也是很有用的。可是另一方面,一旦化為語言,其根本的不定形狀態經常會被遺忘,似乎也覺得有點可惜。如果可以的話,直到最後,都想維持不定形的狀態。無論是思考或是生活,都不想維持一貫性。

 

       人生充滿了矛盾,其中尤以自己最不可信。昨天明明還愛著的,今天已經討厭。所以,曾經說出口的話語,我也不想負責。為了保持一貫性,而對現在這個瞬間的想法或感覺說謊,這種事我可受不了。

 

【書籍資料】

《skmt 坂本龍一是誰

推廌文章
重新學習觀看世界 叛教、脫逃、庇護、難民:一個學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