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的人生筆記
300元
★2000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銀簪子》幕後紀實
★【新版收錄】全新自序與蕭老爹自筆文稿《造山者》導演和她的父親,
以及那個大時代的深情對話。
一致強推——
李安、侯孝賢、陳博文、聞天祥、駱以軍、鴻鴻、王師
《銀簪子》是第一代過海來台老兵們的故事
他們在台灣落地生根,台灣的多元與族群共生,不應該只有政治觀點
鄉愁背後是大時代下的的生命傷痕與悲歌
離散,也是一段新生命與思念旅程的開始⋯⋯
2000年蕭菊貞導演的作品《銀簪子》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她從父親戰亂下的離散人生輻射出一個大時代的故事,如今這一部紀錄片已經成為想認識與研究第一代老兵故事的重要文化內容。
2025年新版《銀簪子》再出版,透過經典之作的再現,讓沒能參與的我們,得以再次認識故事裡的主角「蕭老爹」,從導演筆下的電影紀實和生命追溯,讓我們感受到那一代人的漂泊。新版《銀簪子》更收錄蕭老爹的自傳與老年生活創作。女兒筆下的父親與父親的親筆書寫,兩者合一,更讓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悲喜樂章,更立體而溫潤。
這部以外省老兵的鄉愁為題材的紀錄片,觸及了曾經是台灣社會最敏感的族群問題。二十五年過去,導演的父親也於今年辭世,彷彿是一個大時代的見證已凋零,隱入歷史洪流之中。蕭菊貞導演平實而真摯的拍攝手法與文化書寫,跨越了政治的激情,引領觀眾重新看待這群飄海來台的人們和他們在台灣的故事。
作者 | 蕭菊貞
資深紀錄片導演、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曾任記者、專欄作家、戲劇監製。
推薦語
李安(國際知名導演)
我覺得這個女孩子很可貴。
她做紀錄片不要說賣點了,也不是什麼熱門話題,
她是做歷史上很重要的一種現象,一群人,而在現在的環境裡被人遺忘了。
她做紀錄片,是在記憶裡喚起我們對一個事情的關注,
幫助她,其實也是幫助我們記憶裡的一部分,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我覺得對我們的後㒣留下一個歷史見證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語 侯孝贀(國際知名導演)
看蕭菊貞的紀錄片很舒服,像是閱讀一篇散文,
很容易令人動容,那是作者很真實的情感,也是她發自內心的感受,
讓我想起當年我拍攝《童年往事》的心情⋯⋯
目錄
作者自序
推薦語 李安
推薦語 侯孝賢
身是眼中人——蕭菊貞的浪漫與執著 鴻鴻
我們的父親母親 聞天祥
生猛又細膩的蕭菊貞 陳博文
數字正在滴滴倒數——蕭菊貞的銀簪子 駱以軍
家
家族
結婚這檔子尷尬事
銀簪子
想家
開麥啦!
拍自己的家人好難
騾子老爸
周伯伯
災難
人群恐懼症
屏東榮民之家
紅色
殘酷——必要之過程?
凝視
不肖的女兒
差點要命的車禍
準備回老家
九二一
海的那一邊
大家好!
憂鬱的三伯
殘破的老屋
簪子不在家
離別
啊~
金馬獎之後,妳的下一部作品是什麼?
噩耗
再一次回到榮民之家
聽寫員——老爸
或許,我太年輕了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首映
獻給父親和榮民伯伯們
周伯伯走了
謝謝收看!
後記
導演於是說
都是妳!該打三十大板!——蕭政賢
附錄:《我的人生手稿》 蕭政賢
自序
第一章 成長路
第二章 鄉情、親情、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