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純情派

名醫杜李威參透人情的診療心法,思索辨證不息,醫病更重醫心

作者:杜李威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3-07-01

條碼:9991120625017

系列名稱:CARE

定價:420元

數量 + -

「中醫非但不過時,某些觀念甚至走在時代尖端」

名醫杜李威娓娓告白,你早該知道的中醫思維

破除迷思、釐清原理,直視中醫世界核心

 

中醫觀察的本體在於「病人」,而不是在「病原體」,

不只解決生理病痛,身心交互影響的問題都包辦

內容簡介

討論中醫,像在討論經濟學?
經絡、穴位,真的還是假的?
體質寒熱的迷思,如何避免火上加油或雪上加霜?
從五臟六腑看養生,調補到底是在補什麼?
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把脈和你想的不一樣!
把脈驗孕到底有沒有可能?

 

一般民眾多半認為任何疾病或症狀,應該會有一個最佳處置方法。西醫或許是這樣,大多數疾病經已有標準的治療方式與用藥規則,但是中醫卻不是如此。
傳統中醫講求辨證,在臨床上比起醫療的角色,更像是一門藝術。
──杜李威


       當今時代,大多數人熟悉西醫的運作模式,也因此覺得中醫神祕難懂。事實上,中醫之所以難懂就是沒有人進行統整,用通俗的話語,來為普世梳理解釋傳統醫學理論。
 

       學貫中西的中醫師杜李威,被許多西醫稱為「中醫救火隊」、「真實世界的東邪黃藥師」,搞不定的疑難雜症,轉給他總會有出人意表的成果。繼《中醫到底行不行?》後,再次帶領早已習慣現代醫學思維的社會大眾,直達傳統中醫的核心。
 

       書中暢談經絡、穴位、臟腑等中醫詞彙,揭開臨床診療的神祕面紗。分析中醫可以治療什麼疾病?從醫學史的發展聊到中西醫整合醫療,除了解釋預防醫學的概念,同時介紹亞健康狀態的調理模式,以及新冠肺炎疫後的反思。本書以輕鬆的口吻述說中醫學理和作者眼中的中醫文化,讓讀者深刻了解中醫的運作與邏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杜李威

 

杜李威中醫診所 院長、禾馨醫療 兼任主治醫師


學術思想承襲「上海派」醫家,以「中西醫匯通」為特色。臨床精於中醫內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並以不孕症治療專長廣為人知。除了自設診所行醫之外,並在禾馨醫療開設「中西醫整合醫療」特約門診。

 

著有《中醫到底行不行?改變「中醫不科學」的印象,名醫杜李威細數傳統醫學如何改善你我的生活》。

好評推薦

36位各科名醫 聯合推薦 (依姓名筆畫排序)

 

TSUBASA

史書華

吳孟宗

吳俊厚

吳睿斌

巫漢盟

林冠宏

林思宏

林賀典

柯紹華

洪偉翔

洪碩徽

高嘉懋

張茵畬

張毓青

晨塵

曹天順

莊佳韻

陳俊欽

陳保仁

陳奕成

陳穎萱

彭成然

彭義傑

黃峻偉

黃師堯

黃禮偉

楊于萱

劉鎮鯤

歐陽瑨霓

蕭勝文

戴仰霞

謝武勳

鍾雲霓

闕舜仁

蘇怡寧

目錄規格

醫界好友推薦

 

第一章  一切要從「貨物崇拜科學」說起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經絡、穴位,真的還是假的?/索性我們就不談科學了/巫師、麻瓜、神經病?

 

第二章  針灸奇譚
骨度分寸黃金比例/「飛經走氣」的啟蒙/力不從心,螳臂當車/不會針灸的中醫師/科學研究的盲點

 

第三章  三個忘不掉的女人
初戀/床上最合的/花最多錢卻得不到的/處方附件

 

第四章 新冠肺炎疫後的反思
體質寒熱的迷思/火上加油或雪上加霜/清冠一號抗疫戰/處方附件

 

第五章  五臟六腑養生與補腎
傳統中醫的臟腑觀/五臟所主,七情內傷/從五臟六腑看養生概念/調補到底是在補什麼?/中醫典籍從沒說過「腎虧」/你所不知道的神奇膏方/養生膏方實例分享/武俠小說裡面的神祕大補丸/同是心律不整,辨證大不相同/大巧不工,補養方的極致/處方附件

 

第六章  中醫可以治療什麼疾病?
人血饅頭與國王滴露/預防醫學的謬誤/從梅毒看醫學發展史/藥中之王阿斯匹靈/中藥科學化的困境/日本漢方醫學的借鏡/視網膜疾病的治療經驗與啟示/中藥治療的原理是什麼?/五行八卦與鞏膜炎的關聯/中醫到底行不行?/巫術是怎麼練成的?/西學為體,中學為用/黑玉斷續膏重現江湖/中醫分科的問題/萬山不許一溪奔/處方附件

 

第七章  漫談中西醫合作經驗
自我行銷從來不是重點/建立信任感並不容易/切香腸治療法/神來一筆的另類觀點/治療失敗的經驗/不完全流產的中醫治療/處方附件

 

第八章 開業十年回顧
文化的傳承與流失/中醫養成需要韌性也要任性/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九章  閒話把脈
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把脈和你想的不一樣/從失眠案例看脈學應用/一個失眠各自表述/不怕你學,怕你不學/掛線切脈傳說的由來/把脈驗孕這檔子事/處方附件

 

第十章  從一張處方略窺朱氏家學堂奧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功夫其實就是時間/惆悵東欄一株雪

 

終章  追憶昨日的年少輕狂
臨床實戰經驗分享:寫於二〇一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