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簡潔‧更易讀
天文學最新進展與發現
霍金的《時間簡史》暢銷全球,為科學寫作樹立了里程碑。作者熱情投入是一項原因,主題引人入勝又是另一項原因,這些主題包括探討時間與空間的本質、上帝在宇宙創生的角色,以及宇宙的歷史與未來等。不過自從《時間簡史》出版後,不斷有讀者反應,書中有些重要的概念極難掌握。 這便是《新時間簡史》的緣起由來。霍金希望讓讀者更能親近本書,同時也納入了最新的科學進展與發現。
雖然英文原文書名指稱本書「更簡短」,事實上卻是對原書主要課題的擴張闡述。作者將純粹技術性的概念剔除(如混沌邊界條件的數學),將大家很感興趣卻因為分散各篇章而覺得難以掌握的部分,以新的獨立章節探討,包括相對論、彎曲空間與量子理論等。 在重新整理組織下,作者擴大讀者特別關注的範疇,並介紹了弦論與完全統一理論等最新的研究進展。
比起之前的版本,《新時間簡史》更能帶領科學門外漢翱遊寰宇,藉由最新的科學研究,直探最扣人心弦的時空奧祕。本書包含三十七張全彩插圖,讓《新時間簡史》更添精彩,在科學文學史上屹立不搖。
作者簡介|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一九四二年於伽利略逝世三百周年誕生,世人公認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承襲牛頓擔任劍橋大學數學系盧卡斯講座教授長達三十餘年。其著作包括:《圖解時間簡史》(擴充修訂新版)、《胡桃裡的宇宙》、《新時間簡史》(《時間簡史》普及版),以及《大設計》等,並主編天文學經典《站在巨人肩上》五巨冊(其中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牛頓,以及愛因斯總計兩百餘萬字的原典以及霍金的導論)。
以上霍金各書中文版均由大塊文化出版發行。霍金擁有十二個榮譽頭銜,還獲得許多獎項與勳章,他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在進行理論物理學研究的同時,並沒有忽視家庭生活(他有三個子女和一個孫子),此外他還計畫做廣泛的旅行,並為公眾作演講。
作者簡介|雷納‧曼羅迪諾 Leonard Mlodinow
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也是暢銷書作家,著有《醉漢走路──機率如何左右你我的命運和機會》(The Drunkard’s Walk: How Randomness Rules Our Lives)、《歐幾里得之窗──從平行線到超空間的幾何學故事》(Euclid’s Window: The Story of Geometry from Parallel Lines to Hyperspace)、《費曼的彩虹:物理大師的最後24堂課》(Feynman’s Rainbow),並與霍金合著《新時間簡史》(《時間簡史》普及版)以及《大設計》。
他也為第二代星艦奇航影集編劇,目前定居於南加帕薩迪娜巿。
譯者簡介|郭兆林
美國史丹佛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專長宇宙學。研究之餘從事翻譯,最新譯作包括《相對論的意義》、《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科學的9堂入門課》、《大設計》、《圖解時間簡史》以及《新時間簡史》等,其中由大塊出版的《科學的9堂入門課》一書曾榮獲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佳作。
譯者簡介|周念縈
臺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現旅居美國專事翻譯。
行政院前國科會主委‧中研院院士
李羅權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李家維
東華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
吳茂昆
台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吳俊輝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北亞區總經理
林東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孫維新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霍金與曼羅迪諾針對有史以來最複雜的科學議題,提供給一般讀者最簡明的解析。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可能是針對物理學最清楚的導讀,讀來讓人愛不釋手。 ——《美國圖書館協會書評》(Booklist)
《新時間簡史》針對這些精彩主題,提供讀者一個更清晰又更簡明的解讀。 ——《科學新聞雜誌》(Science News)
誌謝 序
1 思考宇宙
2 宇宙觀演進
3科學理論的本質
4牛頓的宇宙
5 相對論
6彎曲的空間
7擴張的宇宙
8大霹靂、黑洞與宇宙演化
9量子重力
10蟲洞與時間旅行
11自然作用力與物理統一
12 結論 愛因斯坦 伽利略 牛頓 名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