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的夢想與實際:幾米分享創作心得

作者:幾米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01

條碼:9789860777581

ISBN/ISSN:9789860777581

系列名稱:幾米作品

定價:850元

購買電子書

數量 + -

好書大家讀2021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 幾米創作繪本精要大公開!
★ 毛遂自薦畫插畫到出版20種外語繪本的修煉過程
★ 創作繪本、閱讀繪本、深入瞭解繪本的獨一無二心法寶典!
★ 從畫到書、從單幅畫作到整本故事繪本的修鍊精要!

內容簡介

      幾米繪本創作的獨門技法大公開


      從1998年出版《森林裡的祕密》和《微笑的魚》開始,幾米已經在這條路上耕耘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間,幾米以驚人的創作能量,每年維持一到三本新書的創作量,持續推出作品與讀者見面,幾米的作品已經翻譯成二十種外語,有兩百種左右的不同語言繪本。

      到底幾米如何維持創作能量,他的創作過程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許多人都有好奇。過去幾米出版過《故事的開始》與《故事團團轉》兩本書,與讀者分享他創作繪本背後的故事。但如果要專注討論如何創作繪本,本書提供讀者更加清楚的路徑,除了以《故事的開始》與《故事團團轉》為基礎,以創作繪本的方法為主幹架構,重整更新內容並加上近幾年的幾米新作分析而成。

      分層架構詳細討論創作會遇到的種種難題


      本書從幾米如何開始創作談起,進入到對於創作者的準備與鼓勵,永遠不要想好了才創作,而是立刻就可以直接創作,邊實作邊學習,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創作的領域。同時必須做好創作者的準備:怎樣突破瓶頸、怎樣面對低潮、如何協調創作與生活。

      第二部分細談繪本創作的各種眉角。同樣是繪本,經營長篇和發展短篇各有不同的方式,幾米自己也試過不同的創作方法,全部提出來讓讀者參考。

      實際解析經典繪本的創作奧祕


      第三部分針對幾米七部作品做案例分析,討論膾炙人口的《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星空》、《時光電影院》、《忽遠忽近》、《走向春天的下午》與《我不是完美小孩》等書是怎麼完成的,每個看似理所當然的發展,背後都煞費苦心。

      最後的附錄則面對作品「之外」的經驗分享,像是如何與編輯工作、怎麼和出版社互動、出書後怎麼面對評語,和作品延伸授權等等。

      因為遭逢重病而開始創作繪本,到逐漸將創作變成日常要面對的工作,如何能夠持續每天攤開空白畫紙把作品畫出來,利用畫面去組構成故事,不斷推翻自己的故事又重新建立,把故事和自己的人生與思考搭建起來。幾米的創作技巧和心法,毫無保留地在本書中呈現,為想創作繪本的人提供踏腳石,讓有志於繪本創作者少走冤枉路,把寶貴的時間節省下來專注於作品,同時也為喜愛繪本的讀者多開了一扇觀看創作的窗口。

盧貝松說:創作劇本就像健身一樣。

比方說,每天固定練兩個小時,一開始一定痛苦萬分,看不到任何成果,全身痠痛。但持續一個月後,慢慢感覺肌肉有了強度,身形出來了。
盧貝松說他每天固定時間寫劇本,天天都得練身體,沒有放縱的長假。
我是一個幸運的創作者。我聽到了盧貝松的工作方式,而且我的作法跟他一樣。又悲又喜的是,過去十五年我幾乎天天健身八小時。
——〈創作就像健身〉(摘自第1章:創作就是實作)

繪本的故事情節都相對簡單,讓人感到有趣的不會是情節的離奇。
而且就算有讓人驚奇的情節,在繪本裡所能鋪陳的篇幅都極為有限,很難將曲折情節表現得好。
強調曲折離奇的情節,看過一次就破哏了,而頁數不多的繪本要吸引讀者能夠一再翻看,讓故事耐得起重看而不單調枯燥,不會在反覆結構上讓人覺得厭煩,就要讓讀者在每一次翻看都會發現新的東西,就必須在畫面上做出趣味。
我總練習讓自己是在視覺上、而不是在情節上做趣味,即使是重複的結構,畫面上卻擁有不同的感觸。
——〈趣味需要表現在畫面上,而不是情節上〉(摘自第2章:繪本是怎麼回事)

透過不斷創作去摸索不同作品的需求,努力找到一個簡單的方式來表達。
創作者必須一邊做一邊試驗主題和形式,不斷從實作中去挑戰。所有人在創作中都會遇到困難,然後就得想辦法解決,找到一個簡單的方法去完成,而不是用更複雜的方式去難上加難。
最簡單的方式就會是最好的方式。
——〈繪本化繁入簡的實作〉(摘自第5章:結構與節奏)

創作是自己給自己的挑戰,一定都是挑困難的來做,因此瓶頸隨時都有。
在《星空》整本書完成後來看,這是個通俗流暢的故事。但實際上畫面與故事的創造過程是不斷難產的,很難去解釋這看似簡單的故事為什麼卡這麼久。只有夾在其中創作的人,才能體會那種被整得死去活來的感覺。
創作是,自己做得再痛苦,卻讓讀的人讀得理所當然,一切痛苦只有創作者自己知道,不能讓讀者看到苦,一旦看到,就不順了。
——〈一切痛苦只能創作者自己知道〉(摘自案例分析三:《星空》)

真實的人生,不像電影那般輕易地可以理出主線脈絡,也不像繪本這般可以清楚看到結構,各種創作都是我們試圖理解混沌的人生而強加組織的。
所有的創作只能試著暗示。是不是我找到答案了?是不是我可以釋懷了?只能暗示,只能象徵,繪本便是象徵與暗示的創作。
人生沒有答案,謎語最後的意義似乎是解謎的過程,而非答案。創作面對人生巨大的謎語,只能叩問,只能感受,再在作品裡獨自體會滋味一二。
——〈暗示與連續暗示〉(摘自案例分析四:《時光電影院》)

作者介紹

幾米


繪本作家。宜蘭人,現在和家人與貓住在臺北。幾米喜歡畫畫,大學念美術系,畢業後到廣告公司上班,大量閱讀各種插畫與繪本作品來自學插畫。幾米覺得繪本實在太棒了,不該只被當作兒童讀物,便開始創作給各年齡層讀者閱讀的繪本,開啟了成人繪本的新類型。


出版繪本二十多年來,幾米創作了超過六十部作品。作品被翻譯成二十種外語,在全球各地出版了近兩百本不同的外語作品。幾米的繪本曾被改編成音樂劇、電視劇、電影、動畫,也有VR互動作品。在臺北、新北、宜蘭、臺南有多處幾米的地景藝術和主題公園,日本的大地藝術祭和北阿爾卑斯藝術祭也邀請幾米參展創作,最新的公共藝術作品在淡海輕軌綠山線沿線車站及漁人碼頭。

 

幾米作品在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比利時、西班牙、瑞典、葡萄牙都曾獲得重要獎項。繪本是幾米多年來持續每天進行的創作,近年除了繪本之外,幾米也嘗試油畫、雕塑等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能夠持續創作,且透過創作與讀者互動,是幾米最感到幸福且幸運的事。

目錄規格

前言 
童年的記憶 
畫畫的基因遺傳 
喔,原來大學有美術系喔 
大學時期沒有熱情的事情 
開始畫插畫與中斷 
最早畫的插畫 
「幾米」這個人的出現 
開始幫報紙畫之後 
女相士 
1995年 
生命大發的意義 
出院之後的新出發 
重新畫圖,並開始成為繪本作家 
這本書誕生的緣起 

Part One 心法 

1 創作就是實作 
1 畫畫像園丁 
2 比思考更重要的是實作 
3 創作就像健身 
4 創作需要的孤獨和紀律 
5 最好、最多的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6 讓自己進入一種狀態 
7 創作像是攀登一座大山 
8 創作的艱困和堅持 
9 瓶頸和挑戰中的死去活來 
10 創作的擔心與面對作品的焦慮 
11 創作時要考慮到讀者或市場嗎? 
12 迷惘與鼓勵 
13 浪費才華比浪費光陰更讓人惋惜 
14 如何面對自我懷疑 
15 創作與生活養分的交流 
16 風格是創作時慢慢釋放出來的自我 
17 持續享受籠罩在靈光之下的喜悅 

2 繪本是怎麼回事 
1 畫得如同動作瞬間被凝固下來的畫面 
2 插畫與繪本最遙遠的距離 
3 什麼是大人繪本 
4 怎樣思考什麼題材可以創作繪本 
5 短篇繪本像敲擊樂,長篇繪本是交響樂 
6 繪本與小說的不同 
7 故事會有機地隨著實作演變走向 
8 創作者串聯得要死要活,而讀者渾然不覺 
9 趣味需要表現在畫面上,而不是情節上 
10 繪本是找出技法和故事搭配的實作 
11 不必一定要做故事書 
12 我的迷你稿 
13 大紙箱和時間 
14工作室和畫桌 


Part Two 方法 

3 插畫與短篇繪本 
1 從亂畫開始 
2 畫單張圖的實作——從細節開始 
3 為文章配圖的較量 
4 報章雜誌的專欄 
5 為文章配圖的滋養 
6 插畫化繁入簡的實作 
7 領略單純的美麗 
8 短篇專欄要先有主題 
9 畫短篇的訓練與受益 
10 短篇集結成書的準備 
11 當專欄需要編輯出新生命的時候 

4 靈感與主題 
1 用主題來激發靈感:又寂寞又美好 
2脫不了「追尋」的主題 
3 好想畫跟什麼什麼有關的故事 
4 為什麼? 
5 如果月亮從天上下來 
6 創作源自於一個好玩的點子或畫面 
7 一首歌帶來的願望 
8 電影是創作的神祕魔窟 
9 挖掘意識深層 
10 源頭是悲傷的繽紛 
11 真相崩毀是創作的超級活火山 
12 聽不聽別人修改的建議? 
13 畫不畫別人的劇本 
14 從別人的故事框架中再添血肉 
15 承接委託案的前提 
16 用概念來融合出來的故事 

5 結構與節奏 
1 簡化結構擁有更多想像 
2 如何分解繪本的節奏 
3 繪本的實作——從一連串問題開始 
4 還要問完自己的另一些問題 
5 用單純的形式來釐清複雜的思考 
6 形式需要反覆,但反覆不是重複 
7 一半又一半變化的形式 
8 組圖的相互對照呼應 
9 最多的限制下,找出最大的自由創作空間 
10一個窗戶的限制 
11 兩個畫面演化出的分鏡劇本 
12 摹擬電影鏡頭 
13 投入和抽離 
14有時越簡單越真誠 

6 圖像和文字 
1 從文字到意象再到畫面的轉換 
2 文與圖的發想順序 
3 第一次先寫文字再畫圖的創作 
4 圖文有各自生命的時候 
5 文圖各走各的:《遺失了一隻貓》 
6 寫不出文字的時候,用唸的 
7 銜接的道具和作用 
8 編輯既有的元素來產生新的趣味 

7 媒材、色彩、人物設定 
1 選擇什麼畫法 
2 使用的媒材 
3 壓克力:在作品裡放進更多的色彩與厚度 
4 流線的、類似漫畫的線條 
5 迷人又神奇的綠色的光 
6 見證人間苦難的豔色 
7 角色設定的線索 
8 我和我的「小人」 
9 享受扮演各種不同角色的樂趣 
10 心裡的小孩 
11 孩子的世界 
12《失樂園》:完美小孩的對立面 
13 希望所有大人能給孩子多點寬容 
14 反抗權威的小孩 
15 表情與情境 

Part Three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向左走・向右走》 
① 從一張圖開始的故事 
② 空間刺激的靈感 
③ 左右的呈現方式 
④ 時間和溫度 
⑤ 人物設定與「年輕的傷感」 
⑥ 情感的傳達 
⑦ 道具設計 
⑧ 最後的疑惑解開 
⑨ 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案例分析二|《地下鐵》 
① 從畫許多出入口開始 
② 盲女的出現 
③ 故事合理與不合理的中間點 
④ 上下的呈現方式 
⑤ 文字和圖像互為膠水 
⑥ 如何結尾:等待 
⑦ 細膩、美麗的背後 

案例分析三|《星空》 
① 暴衝閃過腦袋的畫面 
② 一個新聞的啟發 
③ 建立人物的具體背景 
④ 沒有浮上故事水面的背景 
⑤ 圖與文的相互線索與伏筆 
⑥ 文與圖的相互暗示與延伸 
⑦ 變魔術:圖像的非現實 
⑧ 衝擊前的預告拍 
⑨ 光是畫面就足夠的時候 
⑩ 幽暗中幸福的光 
⑪直覺的重要 
⑫ 如何結尾:海洋的擁抱 
⑬ 一切痛苦只能創作者自己知道 

案例分析四|《時光電影院》 
① 感謝電影給我力量 
② 一張電影海報的預告 
③ 座位和節奏 
④ 利用類似的結構來變奏 
⑤ 透過反覆的結構強化也變化故事主題 
⑥ 暗示與連續暗示 

案例分析五|《忽遠忽近》 
① 一個外文書名引發的構想 
② 一個延伸卻對應的故事 
③ 想到了透視法 
④ 設計各種阻隔 
⑤ 形成「遺憾」的節奏 

案例分析六|《走向春天的下午》 
① 找出貫穿珠玉的鍊子 
② 不斷地篩選,試寫 
③ 設定視角 

案例分析七|《我不是完美小孩》 
① 在設定的限制裡自得其樂 
② 看你相不相信自己 
③ 確定主題後的萬箭齊發 

附錄:創作以外的參考 
每本書都有它的命運 
與出版社訴求方向或意見不同時 
設計+封面 
必須取得授權的時候 
面對書店和宣傳的時刻 
面對書評和讀者的時刻 
很多年輕創作者都想出書 
如何面對國際市場+不同語文版本+國際合作 
作品衍生周邊商品的時候+有一個主題廣場的時候 
作品授權改編成動畫、電影、音樂劇的時候 
筆記書+口袋書 

結語

×
購買電子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