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腦霧,每天12分鐘就可以為大腦建立一套完整的「健身法」

《顛峰心智》

作者:阿米希‧查(Amishi P. Jha) / 文章分享來源:VOGUE

       《顛峰心智》作者阿米希‧查(Amishi P. Jha)教授過去25年投入大腦注意力系統的研究,重新定義注意力的使用與影響。專注與分心之間,並非零與一的關係;專注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用力。當我們做注意力練習,最終也可以達到完美的掌控力。

 

摘自《顛峰心智》「大腦做的伏地挺身」

 

       有些事促使我們反省自己對眼前展開的生命有多投入(或不投入),例如健康危機、離婚、天災人禍、生離死別、全球傳染病。促使我們這麼做的,甚至可能是好事,比如成功、升遷、跟心愛的人共度美好時光。也可能是日積月累的體會,例如直覺自己一定有辦法把外在表現和幸福程度「升級」。無論是什麼,你都因此發現你沒有自己希望的那麼專注、控制得宜和貼近現實,但若想要充分享受生命,勢必要更加投入才行。我們試過各種可用的方法和訣竅,從數位排毒週末到生活祕訣應用程式等等。我們需要能化解這種困境的有效方法,幫助我們更專心、更貼近生活。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專注力既強大又脆弱,人類天生就容易分心,而我們周遭的世界也不斷利用人類的這種自然傾向。前面我提過有方法可以化解,但其中的一大挑戰是,一般人都認為大腦不太能夠改變。我們覺得自己多少已經「定型」,而那個「型」已經難以改變,是基因組成或天生性格的一部分。

 

神經可塑性:訓練大腦改變大腦

 

       神經科學家過去都認為,大腦的運作方式多半固定不變。一旦成年,過了仍在發育、可塑性高的青少年時期,「大腦就不會再改變。」學習新知或有新體驗時,當然會產生新的連結,但那也只是把既有的地標連起來而已,就像建一座橋連結兩塊陸地,或者加一條支線串連兩條公路。這些工作還是在同一個基座上進行。成年之後,大腦這張地圖已經印上半永久性的墨水。

 

       直到我們發現自己錯了,這在科學界經常發生。人類的大腦,而且是發育成熟、已經成年,甚至受過傷的大腦,具有驚人的神經可塑性,意思是它能自我改良和自我重組,端看它接收的內容和規律進行的步驟而定。這裡有個現成的例子。倫敦這座古老城市的地圖複雜到讓人腦袋打結。研究員把倫敦公車司機的大腦跟計程車司機的大腦互相比較,結果發現計程車司機的海馬迴(大腦掌管記憶和空間定位的關鍵部位)明顯比公車司機大。他們的工作內容多半相同,都是開車在市區裡穿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因為公車司機只需要記住並行駛特定路線,計程車司機卻必須把全市的地圖記在腦中,還得靈活捲動腦中的地圖,找到每次要去的新路線。這些人顯然不是從小就開始駕駛公車和計程車,因此他們大腦產生的改變是長大之後才發生的。

 

       這項針對神經可塑性的研究已經公開多年,卻沒有深入大眾意識之中。我們還是認為大腦是「固定安裝」的系統,而我們回應各種狀況的方式(無論認知或情感上)都是不可更改的現實,是我們的個性或認同的一部分,我們只能面對它或迴避它,但無法真正改變它。我在「專注力危機」期間,之所以想到我可以改變大腦而不是人生方向,也是因為我選擇的職業對我的影響。當你面對類似我遇到的危機,直覺反應可能是思考如何改變人生才能做得更好,例如換工作、推掉責任。但對我來說,沒有哪件事有商量的餘地。我已經走上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做著我喜歡的事,沒有一件事我想要改變,除了我在這個過程中的感受。此外,我本身就是神經科學家,對大腦驚人的神經可塑性早已知之甚詳。

 

       多年前,我當醫院志工時認識的下身癱瘓患者高登,他所受的腦部創傷第一次讓我對神經可塑性能做到的事留下深刻印象。受過傷的大腦竟然能夠大幅恢復它似乎已經失去的功能。儘管需要時間、練習和持之以恆,但確實有可能做到。這告訴我一件事:大腦是可以改變的。因此,從受傷到復原之後的第一步,就是讓恢復健康的人有機會反覆練習,希望藉此優化某些功能。我們能不能利用大腦的神經可塑性,把大腦變得更健康、更善於面對這個時代的挑戰?

 

我可以改變我的大腦,這一點我很確定。我不確定的是,要如何做到?

 

       我牙齒麻掉的那年春天,傑出的神經科學家理查.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剛好來我們系上演講。目前,理查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帶領一所欣欣向榮、專攻冥想研究的心智健康中心。但二○○○年代初他來賓大演講時,尚未開始暢談他近年所做的冥想研究。演講結束之前,他把兩張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並陳在螢幕上:一張是被誘發正面情緒的大腦,另一張是被誘發負面情緒的大腦。為了得到這兩種影像,研究員要受試者回想開心或悲傷的記憶、聆聽振奮或哀戚的音樂,或是觀看悲劇或喜劇電影的片段,藉此引發他們的情緒反應。在此同時,巨大的核磁共振儀會嗶嗶嗶、嗡嗡嗡發出無線電波脈衝,捕捉大腦活動的資料。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核磁共振造影)就像你膝蓋或腳踝受傷時會做的檢查,提供的是靜態的解剖畫面,就像體內的快照。fMRI(functional MRI,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就不同了,它利用的是大腦和血液在磁場下的方便特性。神經元一發射,便需要更多充氧血,而充氧和缺氧的血液會留下不同的磁跡。fMRI將大腦不同部位在一段時間內的血氧濃度打亮,這表示它能夠持續地間接追蹤大腦神經元在哪裡最活躍。2理查給我們看的那兩張投影片,呈現出的大腦活動截然不同,就像羅夏克的墨跡測驗圖。負面情緒大腦的運作方式跟正面情緒大腦不同。

 

【書籍資料】
顛峰心智
 
推廌文章
重新學習觀看世界 叛教、脫逃、庇護、難民:一個學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