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3套書-Suzy Lee2023(鏡子+影子+海浪+愛麗絲幻遊奇境)

作者:蘇西.李 Suzy Lee

譯者:吳文君;宋珮

繪者:蘇西.李 Suzy Lee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3-01-01

系列名稱:image3

定價:1,315元

數量 + -

2022 年國際安徒生大獎插畫獎得主—蘇西・李Suzy Lee系列作品

內容簡介

《愛麗絲幻遊奇境》

 

「我們的人生不就是一場夢?」 
這句話刻在倫敦西敏寺「詩人之隅」紀念路易斯・卡洛爾的石碑上 

 

       本書靈感來自於英國兒童文學作者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的經典童話故事《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作者在簡筆的素描線條和黑白寫實照片之間營造出立體漂浮感,以令人讚嘆的想像力,探討幻象和現實的邊界,並且勇敢地打破它。這是一本關於「夢中之夢」、「畫中之畫」,和「書中之書」的精彩圖畫書,名列英國倫敦泰特不列顛美術館藝術家藏書。

 

 

《海浪》

 

線條活潑生動、自然流暢,圖像語言充滿童趣

 

        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一位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在海邊跟海浪嬉戲玩耍,本書講述了小女孩在沙灘上度過一天的可愛故事。這是一本化繁為簡、甜美,令人振奮的圖畫書,圖像語言充滿童趣,全書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書籍藝術家 Suzy Lee 巧妙地運用了圖畫書的中線和邊界等書籍本身既有的元素,創造出精彩的視覺遊戲,勾起你我共同的海邊經驗。本書雖為無字圖畫書,但小女孩與海浪的互動過程輕鬆、幽默、易懂,作者熟練地使用活潑生動、簡潔有力的黑色線條,以及明亮、清新的藍色色塊,隨即表現出大自然豐沛的能量,人類與自然相存相依的情感張力。

 

 

《影子》

 

一場小女孩與光影的嬉戲

閣樓化身想像力的魔幻舞台,開啟一場圖像的獨特閱讀經驗

 

        看似堆滿雜物的閣樓,小女孩在燈光明滅之間玩耍,腳下自己和物品的影子成為她的玩伴。兩隻手掌湊在一起,影子長成一隻蝴蝶;靠在牆上的掃帚變為美麗的花草。如同魔法一般,吸塵器化身長著大耳朵的小飛象,自行車的兩個輪子成為了太陽和月亮。接著長出了叢林,其他動物隨後驚喜現身,他們一同跳舞,翻天覆地開著狂歡派對。

 

        「準備吃晚餐啦!」樓下傳來媽媽呼喚女孩的聲音,這場派對就要結束,她對影子朋友們揮了揮手,關燈下樓。然而,黑暗中再度傳來「喀」的一聲,是誰又開了燈?想像力的魔法意猶未盡,似乎還不想停!

 

 

《鏡子》

 

       這是本畫面極簡的繪本,但細節埋藏許多聰穎的設計,需要讀者反覆推敲來發現趣味。從扉頁的羅夏克墨漬測驗圖案和書名頁的無限鏡像,就開始給讀者視覺上的暗示。進入故事,一個女孩在角落哭泣,透過另一個相同的人影出現,發現了鏡子的存在。她嚇得捂起臉,一頁頁她逐漸走進書的中心,拉近鏡像的距離,與她接觸,兩人開心玩耍、迸出火花⋯⋯最後女孩甚至進入到書溝之中。接著,鏡像不再相對應,女孩與鏡中的自己似乎又再度疏離,生氣的女孩因此用力推了推書溝,結果⋯⋯

 

       故事利用鏡面來在畫面、頁面順序上呈現出重複、循環的母題,探討裡和外、現實和幻影,後半部人與影的不同調,右方其實重複著上一跨頁左方的姿態,作者利用相同的元素,營造出變換的節奏。並且,在第一頁、最終頁的女孩,雖然姿勢相同,卻改變了位置。看完全書,到底左頁的女孩是主角而右頁女孩是鏡中影,或是反過來?全書的虛實轉換令人玩味不已、在在佩服蘇西・李的聰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蘇西・李(Suzy Lee

 

「一部成功的圖畫書,一定要給讀者留下適當的想像空間。」

 

出生南韓首爾,她的書籍在世界各地出版並廣受好評,大塊文化iMage3出版的《愛麗絲幻遊奇境》是她打響國際知名度的第一本書。代表作為「邊界三部曲」(The Border Trilogy),三本都由大塊文化Image3書系推出:《鏡子Mirror》2003、《海浪Wave》2008,以及《影子Shadow》2010。《海浪Wave》獲得美國插畫家協會原創藝術展金獎,《海浪Wave》和《影子Shadow》被選為紐約時報最佳兒童圖畫書。

 

蘇西・李於2016年入圍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插畫家獎候選人, 2022 年榮獲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插畫獎。她不斷發掘紙本書的可能性,作品的形式與內容都令讀者驚豔不已。她曾說:「我喜歡畫孩子玩個不停的樣子,在想像的世界裡,什麼都不必多想。」其書籍作品於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德國、日本、韓國、巴西和美國等地出版。

 

譯者簡介|宋珮 


大學時代主修英國文學,在學期間,對視覺藝術發生興趣,繼而赴美攻讀藝術史。碩士論文研究元代畫家王蒙橫幅手卷,著迷於手卷展開閱讀之際,引觀者也入山水間遊歷、靜居。回臺後在大學兼課,同時兼做編輯、翻譯、藝術評論,得機會接觸圖畫書,喜見圖文以書的形式共同敘事的巧妙豐富,始研究圖畫書作家及其作品,並試與東西方藝術相互參照,探其深厚底蘊,沉迷至今十餘年,仍樂此不疲。

 

譯者簡介|吳文君 

 

image3 書系主編。

好評推薦

《愛麗絲幻遊奇境》

好一場夢中之夢——我讀《愛麗絲幻遊奇境》(Alice in Wonderland                              

文/宋珮(藝術工作者)

 

       小時候讀《愛麗絲漫遊奇境》簡明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約翰・坦尼爾(John Tenniel)的黑白插圖,那些用細密線條勾畫的場景和角色,安靜又奇特,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我每每窩在椅子上望著插圖,彷彿也掉進了兔子洞,想像著戴假髮、穿制服的魚臉僕人,跟蛙臉僕人用什麼語氣說話?毛毛蟲的水煙聞起來是什麼味道?畫這些圖畫的人又生活在怎樣的國度?一直到不得不把書闔上,才回到現實世界。

 

       卡洛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自1865年出版後,已有一百多位插畫家企圖超越坦尼爾的成就,根據自己的想像,用不同的畫風,為它繪製插圖,到了二十一世紀,在英國學插畫的韓國作家蘇西・李(Suzy Lee)受到愛麗絲故事啟發,自創了一個文本,《愛麗絲幻遊奇境》,這是她的第一本圖畫書。2003年,我在敦南誠品書店,發現了這本用厚紙板裝幀,集合了黑白照片拼貼、裝置、名畫而成的圖畫書,興奮的買下來。不同於坦尼爾依附於長篇文字的插圖,蘇西・李用圖像敘述了一個簡短的愛麗絲故事,她的版本擁有一種引人尋思、探索的魅力,每次翻閱,都可能發現之前忽略的細節,整本書的脈絡異常縝密,一再挑戰讀者解讀圖像背後的意義。

 

       《愛麗絲幻遊奇境》的主要篇幅是一齣紙上劇場,演出愛麗絲掉入奇幻空間,和白兔互相追逐的戲碼。隨著翻頁,舞台與讀者的距離漸漸拉近,以濃黑為底的畫面,烘托出劇場昏暗的氣氛,這齣戲的結局並不明朗,讀者無法確定愛麗絲是不是脫離幻境、回到現實?劇終之時,頁面改以白色為底,暗示燈亮了,觀眾散場,不過,故事並沒有結束,接下來的畫面把讀者漸漸推遠,讓讀者意識到劇場只是房間裡的壁爐,而房間只是書上的一張照片,至於書本,則是被人拿在手裡翻閱,就像讀者正拿著這本書一樣。因此,不論手中的書本、書頁上的畫面、演出的戲劇,全都是作家呈現的「幻象」,而最後出現的文字:「我們的人生不就是一場夢?」更強調了這一點。那麼,「現實」在哪裡?

 

       作家組成這些幻象的材料,包括攝影的正片與負片影像、用照片和素描製作的紙板模型、袖珍的道具和玩偶、舞台裝置,還有韓國民俗畫、文藝復興、巴洛克、超現實主義的畫作。蘇西・李把這些材料巧妙的組合在一起,精心設計每個場景,一方面藉簡筆素描的平面性和黑白攝影的立體感,劃分虛幻的角色與真實的人物,又藉文藝復興畫家以單點透視呈現的合理空間,對應超現實畫家以任意比例呈現的夢幻奇境,而另一方面,她透過舞台上的角色、劇場觀眾、書上的畫面和讀者的手指,一層一層辯證現實與虛幻的關係,使讀者在翻頁之間,一再推翻自己先前的假設,就好像一次又一次的被喚醒,而那被喚醒的霎那就是作家所定義的「現實」。蘇西・李說:「『書』本身具有兩極性,每當開啟新的一頁,就是闔上前一頁,就像你從夢中醒來一般。」

 

       自1990年後,後現代的思潮影響了圖畫書的創作者,愈來愈多作家開始嘗試非傳統的敘事手法、改編古老的童話故事、引用其他文本(包括文學、繪畫、歷史、新聞事件⋯⋯),並在作品中探討創作與閱讀的本質。蘇西・李的《愛麗絲幻遊奇境》可歸類為後現代圖畫書,因為她不僅引用了卡洛爾的文本(以及夢中之夢的結構)、坦尼爾的插圖、歷史上的名畫,也表現出她對書本形式(書中之書),以及虛構的圖像空間(畫中之畫的概念)探索的熱情,因此,讀者除了被書裡奇異的氛圍吸引外,也共同參與了作家思考與詮釋的歷程!

 

《影子》

王淑芬|兒童文學作家

 

吳文君|閱讀盪鞦韆主筆

 

林小杯|繪本創作者

 

林廉恩|波隆那拉加茲獎繪本作家
「利用黃黑色的對比,呈現光影開關之間的想像世界!」

 

周見信|圖像創作者
「以書溝作為現實與想像的界線,簡潔又華麗的一場影子遊戲。」

 

海狗房東|繪本故事作者

 

張靜宜|兒童文學研究者
「《影子》叢林玄機暗藏,充滿圖像探索的樂趣。」

 

曾成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 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
「『書本藝術家』Suzy Lee 結合『書本製作』與『繪本故事』的傑作。讓翻著書頁的孩子們以及曾經好奇回望腳步影子的大人們一起參與的無字繪本,時而抽象時而具象,觸發無限的想像力!」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小女孩與影子的遊戲,是一場即興舞蹈,也是曼妙的想像力與絕佳的觀察力合譜的詩篇。Suzy Lee 總是令人驚奇又讚嘆,她的作品宛如黑夜裡燦亮的花火,吸引你的目光,也抓住你的心!」

 

游珮芸|兒童文學創作 / 研究者
「翻閱這本《影子》,你會了解,Suzy Lee除了是繪本創作者,也是書籍形式的藝術玩家。」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蘇維|書籍藝術家
「精巧運用書籍結構,使頁面同時成為平面與立體空間,展現「跨頁」的更多可能性。」

 

《影子》——奇幻的影子叢林探險

 

文/張靜宜(兒童文學研究者)

 

 

       《影子》從標題就顛覆了我們的想像,「影子」應該是黑色的吧?但是標題字的倒影卻是明亮的黃色。這麼說來黑色標題字才是「真正的影子」,地上的黃色倒影是幻影?這本書毫不浪費版面,蝴蝶頁就出現「喀」的開關聲,打開書名頁「影子竟然也有影子」,這真是奇幻!

 

       《影子》一書的開始,一個孩子進到黑漆漆的倉庫,她站到箱子上開燈,看見許多工具倒映出影子,其中包括自己的人影。「突然冒出的影子朋友」令她感到開心,小女孩來到地面,擺出舞蹈姿勢,影子便也做出相同的動作。孩子蹲下,雙掌靠攏玩起影子遊戲,影子朋友手上也出現一隻栩栩如生的鳥兒。於是想像的世界已被悄悄喚醒。然而神奇的是:小女孩的手往空中一揮,鳥兒飛了起來。

 

       小女孩抓起破靴子,一聲吆喝,騰空跳躍,影子世界就出現一隻野狼。她手持吸塵器單腳獨舞,另一隻手靈巧比劃,一位和她等高的公主悄然現身,牽著大象與兔子。她沉醉地旋轉,影子公主也翩翩起舞。此時,倉庫看似空無一物,偌大的空間僅剩下她一人,而小女孩腳下的頁面則轉為一片繽紛的叢林祕境。當然,叢林裡這些動植物皆為倉庫裡物品的巧妙化身。

 

       故事的衝突來自於野狼追逐鳥兒,雙雙突破界線,鬆動了邊界。小女孩在影子鳥的幫助下,進入幻境叢林。如同布萊梅樂隊使用過的伎倆,影子們合體成「大怪物」,斥退野狼。(至於影子們如何疊羅漢?請看封底。)小女孩與動物們互動的融洽程度,是幻境與實境可以完全打通的樞紐,當兩個世界完全連接後,整個畫面彷彿萬花筒般絢麗、對稱。

 

       《鏡子》(暫譯,Mirror)、《海浪》、《影子》是蘇西・李知名的「邊界三部曲」(The Border Trilogy),《影子》是這一系列的完結篇。三部作品開本大小一樣,有著同樣的設定,即是以書的中軸線為核心,作為故事的虛實邊界。書籍翻開後,一側呈現主角的現實世界,另一側則開展出其幻想,角色隨著情節進入想像,沉浸其中,最終返回實境。

 

       三部作品各有精彩之處,隨著作者創作量的累積,完成《影子》這部作品時,無論是圖像、故事內容都與其他作品有了更多的交集,因此在《影子》裡可看到作者多部作品的「身影」,例如《鏡子》、《海浪》、《影子是我的朋友》、《我們是光溜溜的畫家》,可說是圖像上互文性最高的一部作品。

 

       如同《海浪》裡的海鷗一樣,《影子》一書裡,鳥兒同樣是「實境」和「幻境」的信使,聯繫兩個原本分隔的世界。作家不諱言《影子》裡的諸多場景來自其著作《我們是光溜溜的畫家》一書中的叢林冒險,例如尾聲同樣藉由媽媽的呼喊,喚回沉浸在遊戲世界裡的孩子。「三部曲」的人物和色彩都極為簡單,但是圖像敘事的變化卻讓讀者忙得不得了,「邊界的變化」是三部曲中最耐人尋味的部分,總得反覆多看幾次,才能解開作者的設定,嚐到其中的樂趣。

 

       《影子》一書尾聲,小女孩關上倉庫的燈,但是故事還沒結束呢!一片漆黑中,「影子」意猶未盡又開了燈。微光下,動物仍然歡快地起舞。不過仔細一看,叢林遊戲時每隻動物都有一隻象徵「賦予生命」的眼睛,關燈後再次浮現的影像,雖然少了眼睛,卻不再是倉庫物品的替身,牠們是獨立的影子。這個結尾也呼應了作者第一部作品《愛麗絲幻遊奇境》,故事之外還有故事。

 

       《影子》的創作技法是作者的一項新嘗試,蘇西・李將圖像做成鏤空的模版,以黑色噴霧顏料(spray)上色,顏料的水霧質感細膩地呈現出影子造型。象徵虛境的暖黃色背景,同樣以噴霧處理,為了強調「幻想的魔法」擴散中的節奏感,作者以牙刷噴灑出不規則的斑點,顏料順勢蔓延,融為飽和的背景。

 

       《影子》為無字繪本,但是蘇西・李信任讀者的讀解能力,也不反對其從中建構出新的故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圖像庫可以回應所見到的畫面,正如作者所說:物體的實際倒影不會如書中呈現的角度如此完美,但我們心中都有對於事物的完整影像可比對。影子是與我們「寸步不離」的存在,蘇西・李的《影子》揭示出——想像能為平凡的事物帶來無限廣闊的可能和愉悅。

 

《鏡子》

 

【獲獎紀錄】

作者榮獲 2022 年國際安徒生大獎插畫獎、波隆那書展拉加茲奬

 

【好評推薦】

★柯倩華(繪本評論者)

★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Suzy Lee 三部曲虛實交錯的高超遊戲性,正建立出讓人可以自由出入真實世界與想像世界兩端的管道,提供了真正創造力的絕佳呈現!」

★陸雅青(台灣藝術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

「極簡、深刻地觸動人類的集體心靈,滋養生命潛能。」

 

書籍藝術家 SUZY LEE——從《愛麗絲幻遊奇境》到「邊界三部曲」

文/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2002年Suzy Lee在義大利出版和路易斯・卡洛爾《Alice in Wonderland》(一般譯作《愛麗絲夢遊仙境》)同名的《愛麗絲幻遊奇境》,此書和後續出版的「邊界三部曲」(The Border Trilogy):《鏡子》(2003)、《海浪》(2008)和《影子》(2010),奠定了她宣稱作為「書籍藝術家」(Book Artist)的地位。

 

       要如何理解Suzy Lee 這一宣稱的重要性?首先要理解「圖畫書」並非一般書籍;圖畫書其實是書籍史上的一種全新發明。在此須簡要回顧圖畫書發展歷史。圖畫書有其口傳時代,那是其史前史:在街頭以大型掛畫來看圖說故事,並有樂器伴奏的說演活動。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它吸收浪漫主義時代的「旅行畫冊」(Album)形式,進入印刷書面時代。如法國藝術史家勒嫚(Ségolène Le Men)在〈浪漫主義與兒童故事畫本的發明〉文中所述:「此一『圖像類型』其實在後來並沒有真正的繼承者,除了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例外,就在兒童讀物(圖畫書)中蘊生了其後繼者。」

 

圖畫書是一種構成、一種建築

 

       到了十九世紀末,在英國圖畫書畫家克萊恩、凱迪克那裡產生出前所未有的正方形開本。這使得圖畫書完全擺脫以文字主導的直式書冊(codex),改以圖像主導的版面設計——這也是為什麼圖畫書不需要頁碼,因為頁碼是文字書的秩序單位⸺並自此展開了各種開本形式的書籍型態,即圖畫書。

 

       圖畫書作為一種全新形式的書,它不只凸顯了「書」的物品性(objectness),更將「書」作為一種構成、一種建築。Suzy Lee 的《愛麗絲幻遊奇境》就是一個絕佳案例。首先,此書整體是一個劇場建築的構想。其次,她引入了各種繪畫圖像,如透視法和超現實主義馬格利特的繪畫等,即是在於表徵各種空間的可能都可收納於此一「書―劇場」。封面上的讀者的手(圖5),翻開書即進入各種空間,手穿梭其間,進入層層摺疊的空間,到以手闔上書本。此書標示出圖畫書從其史前的街頭表演進入書作為手上劇場的里程碑呈現。

 

讓「書溝」華麗轉身、從醜小鴨變天鵝

 

       革新並未到此為止,此書之後的《鏡子》、《海浪》、《影子》三部曲更首次地處理書籍設計上皆被忽略的「書溝」(gutter)。書溝是繪畫進入書冊空間後最令畫家不適之處。它違逆所有的圖像製作模式:絕大多數繪畫,都將重要內容放置在畫幅中央區域,但是書溝造成表現上的嚴重阻礙,尤其當跨頁滿版圖像時,畫者得避開書溝區域,而觀者得試著對此一嚴重的「裂縫」視而不見。

 

       由此可看到Suzy Lee 這三本將書溝納入其作品的特殊處裡具有多大的革新。在首次運用的《鏡子》中(圖6),兩位鏡像般的人物可以「躲入」其間和隱匿消失,之後「穿越」此一區域,兩人交換位置(版面)。藉由兩邊頁面與書溝的處理巧妙呈現「鏡像神經元」的發現: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恰如銅板的兩面:一面是自我,另一面是他人。更很好地展示了精神分析中鏡像階段的愛恨狀態:從最早的興高采烈到後來出現的攻擊性。整體揭露腦內的心理劇場:所謂真實自我亦是一模擬之物,就如《紅樓夢》所言:「假作真時真亦假」的迷幻時刻⋯⋯

 

(本文為摘錄,精彩全文請見書內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