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作家專區
電子書
Locus International
近期活動
遊樂場
講座及記者會消息
社群
大塊部落
大塊好朋友部落
會員服務
我的帳戶
大塊服務台
關於大塊
about locus
與大塊連絡
投稿給大塊
不分類搜尋
依書名搜尋
搜尋作者
搜尋ISBN
搜尋條碼
搜尋出版社
依出版日期搜尋
‧
依出版日期搜尋的格式為:yyyy-MM (如:2012-09)
(只須填至月份)
書目
touch系列
mark系列
smile系列
catch系列
from系列
to系列
R系列
MYTH系列
care系列
spot系列
幾米作品系列
image3
蔡志忠作品系列
大辣出版
網路與書
小異出版
茵山外
walk系列
COMICS系列
經典3.0
經典少年遊
蔡穎卿作品系列
葉嘉瑩作品系列
劉君祖的易經世界
林佩芬作品系列
舒國治作品系列
tone系列
home系列
ACG系列
KODIKO系列
領導者的眼界
站在巨人肩上
交換日記 family
天才班系列
總類
讀書法
私家藏書
現代論叢
各國論叢
哲學類
思想;學術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心理學
倫理學
宗教類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神話
術數
通靈術;心靈術
異象奇聞;奇蹟
科學類
科學類
天文學
物理學
動物學
人類學
應用科學類
醫藥
家政
農業
工程
商業
經營學
社會科學類
教育
社會學
經濟
財政
政治
軍事
史地
中國地方志
世界史地;傳記
世界史地
亞洲史地
歐洲史地
傳記
文學;新聞學
語言學
文學
繪畫;書法
中國各種文學
散文;隨筆;日記
函牘及雜著
小說
中國兒童文學
東方文學
英國文學
美國文學
德國文學
法國文學
義大利文學
西班牙文學
其他各國文學
俄國文學
北歐各國文學
中歐各國文學
東歐各國文學
美洲各國文學
大洋洲各國文學
新聞學
藝術類
藝術類
繪本
音樂
建築藝術
繪畫;書法
大辣comic
大辣SKETCH
攝影;電腦藝術
應用美術
技藝
戲劇
遊藝及休閒活動
優惠套書與週邊
優惠套書
周邊商品
外版書
全佛文化
沒有學校的魚
|
Creating Room To Read: A Story of Hope in the Battle for Global Reading
「閱讀之家」讓每個孩子都能讀書的夢想計畫
[
6111NP024
]
作者:
約翰.伍德
Author:
John Wood
譯者:
李芸玫
14x20cm
416頁
平裝
ISBN:
978-986-684-149-1
CIP:
548.13
978-986-684-149-1
初版日期:
2013年12月01日
此商品可7-11取貨付款
定價: NT$
420
| 會員價:
NT$
357
關於出貨時間以及運費請看這邊
內容簡介
目錄
書摘
填寫讀者回函∕發表書評
瀏覽書評
柯皓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曾乾瑜(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謝志誠(台大教授、愛的書庫創辦人)
聯合推薦
.一個愛書人為了實踐其單純卻非凡的夢想,毅然放棄微軟的高薪厚職,為偏遠貧苦地區的兒童興建圖書館。
.十年間「閱讀之家」興建了1,681間學校、建立 15,320間圖書館、出版 887種全新的本土語言兒童書籍;印製超過1,330萬本書、並為 780萬名兒童提供高素質學習機會。
.歷年重要獎項
2004、2006、2010年史可爾社會企業家精神獎
2008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國際創新服務獎
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掃盲獎
2011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早期發展年度最佳出版品(南非)
2013年《全球》雜誌100大非營利組織(第26名)
袖手旁觀還是改變世界?
小魚兒向媽媽宣布她要去上學。
「不可以,」她媽媽說。「學校在陸地上,而妳是一條魚。世界是不公平的,妳得學會忍受。」
小魚兒很悲傷,覺得人生無望。
想幫助小魚兒的兔子先生靈光乍現,去買了一個玻璃魚缸!
他把小魚兒撈起來帶去學校。小魚兒被穩穩地放在黑板旁邊。其他動物看到他們的新同學這麼快樂,全都大聲地歡呼了起來。
世上有無數像小魚兒般渴慕讀書識字的孩童,其中七百多萬名因為「兔子先生」的瘋狂行為而夢想成真——這隻兔子就是「閱讀之家」。
一些簡單的計算:美國花費9千億美元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打了10年看來無望的戰爭。如果每年拿經費中的一成用在建立學校上,可以建立27萬2千所學校。新教室的總數會超出100萬間,以一間教室可容納25個學生來計算,便可造福2500萬名學生。
一些可能性:一個東非小男生可以抓起一把AK-47或是拿起一本書;一名14歲的女童可能在清醒的大部分時間裡,在妓院為一個比她大20歲的男人寬衣解帶,或是她可以在鄉村的圖書館裡閱讀,準備將來有一天當老師、店員或是醫生。
教育醞釀機會,經由教育這項終身的禮物,其影響將會世世代代流傳。
約翰.伍德的經歷,讓我們看見一個愛書人生命的改變,因而改寫了全球七百多萬名孩童命運、鼓舞人心的故事。證明了「生錯了地方,生錯了時機和生錯了家庭,所以沒有機會受教育」是錯誤的觀念,將從人類歷史上作廢。「閱讀之家」不屈不撓地對抗全球文盲的經驗,是值得許多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借鏡的成功例子。
John Wood(約翰.伍德)
本世紀創立的,獲獎最多,也成長最快的慈善事業之一──「閱讀之家」的創始人與共同董事長。約翰也是柯林頓全球行動顧問團的顧問,他曾獲頒五次《快速成長公司》雜誌裡的社會資本家獎,並且被世界經濟論壇選為首批全球青年領袖。他是亞斯本研究所(Aspen Institute)的亨利.克朗會學人獎得主、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總統獎的得獎人。他兩度被《巴隆週刊》提名為世界二十五名最有效率的慈善家。約翰同時也是紐約大學華格納公共行政學院社會企業學兼任教授。現居紐約。
著作有:《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Leaving Microsoft to Change the World),童書作品有:Zak the Yak with Books on His Back、Zak the Yak and His New Friend Quack
譯者簡介:
李芸玫
李芸玫,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UCL學院現代史碩士。曾任報社與出版社編譯、記者與主編,譯有《肉體聖堂》、《香魔》、《外星人》、《基督的最後誘惑》、《企業悍將》、《聆聽生命樂音》、《有話直說》、《好萊塢丈夫》、《腦力激進》、《尋找者》、《讀茶》、《失竊的未來》、《網路上不教的課》、《當母牛佔據了停車格》、《威卡魔法》等書;著有《威尼斯、佛羅倫斯、羅馬(附米蘭)》、《普羅旺斯》、《瑞士》、《星座Call-in站》、《金庸武俠星座》及《喝茶解禪》。
引言 十年,一萬所圖書館
1 大無畏的目標吸引大無畏的人
2 一公斤的黃金
3 生命的彩券
4 都是巴汗但達的錯
5 天助自助者:挑戰獎學金模式
6 GSD:建立一個世界級的團隊
7 海嘯:一年之後
8 「不買荒原路華」:眼前的戰爭
9 尋找蘇斯
10 小魚兒上學去
11 暹粒市夜未眠
12 「學校燒掉的時候,我才二年級」
13 「對不起,你的錢不見了」
14 「我們拿起電話求救」
15 昨晚的九本書
16 窄小的肩上扛著全家的夢想
17 X先生
18 現在出發前往柬埔寨:知識一號
19 夜間狂亂的腳步
20 世界上最高的募款計量表
21 未來誰的版本會贏?
22 閱讀之舟
23 「如果你不識字,上學會是一大折磨」
24 「三頭懷孕的母牛」
25 詩人先生和圖書館小姐
作者的註記
致謝
來自作者的訊息:你可以改變世界
19夜間狂亂的腳步
我在二○○七年底經歷到的得意洋洋與興高采烈,在二○○八年初被相反的情緒所取代,當時我正在尼泊爾帶領一團投資者做跋涉之旅。
尼泊爾二○○八年的對話以極為高昂的情緒開場。我們尼泊爾女子教育計畫的領導人瑞瑪.史瑞沙(Reema Shrestha),是一位堅強、自信的尼泊爾女子,她告訴我們的團體,她對參加我們的計畫、留校讀書的女孩子們感到多麼地驕傲。「我去年特別興奮,」我們在她身邊圍成一圈時,她告訴我們。
這個團體的成員,都是對「閱讀之家」的成長投注了大筆精力或金錢的投資人或募款分會會長,有些人則兼具兩種身分。他們來自世界各地:香港、洛杉磯、聖地牙哥、舊金山、西雅圖、東京和多倫多,年齡則從十五歲到六十五歲。男女的比率差不多各佔一半。他們是出於興奮才參團,以便一睹「閱讀之家」在尼泊爾全國的計畫。我們已經參加了數個學校和圖書館的開幕儀式,拜訪過領獎學金的女孩的家庭,並且見過若干為我們的尼泊爾文童書寫作或畫插畫的作家。現在,大家都圍在瑞瑪身邊。
「我們原本很興奮,因為我們年度的經濟狀況極佳,使得我們有餘裕再容納五百個女孩加入我們的計畫。我真是太驚訝、太高興了。」她的褐色眼珠在她說話時閃爍著光芒。「所以我們把話傳給我們的聯絡人—— 教育部的官員、校長或是其他非營利組織—— 讓他們知道我們正在尋找可以幫助的女孩,讓她們成為家中頭一位完成中學教育的成員。」
「感覺一定很棒吧,瑞瑪,」我們東京募款分會的共同會長之一的蘇珊(Susan)說道。
「沒錯! 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我想到又可以幫助好多女孩進入我們的計畫。但是後來反倒令我沮喪不已。原來有四千名女孩申請我們的計畫。你知道當你發現自己得拒絕三千五百名女孩,對她們的夢想說不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嗎? 」
我突然覺得自己像個失敗者。
我們的團體被震懾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些女孩讓我們想到還有好多事情尚待完成。我們坐在這裡談話的時候,她們都在做些什麼呢? 當她們在六歲、八歲或十歲時,就被暗示她們將成為又一代無法接受教育、被視為次等公民的女人。
我私下認為我同時讓三千五百個女孩和瑞瑪失望了。如果我在前一年說服額外的三千五百人每人捐獻二百五十美元呢? 或是說服三百五十人,每人捐二千五百美元幫助十個女孩呢? 瑞瑪和她的團隊就可以點頭,而不是搖頭了。
我們昨天聽到一個叫作孫妮塔(Sunita)的小女孩的故事,比我們聽過的任何一個故事還要令人印象深刻,這個故事提醒我們,許多兒童還活在一種獨特形態的人間煉獄裡。
尼泊爾的鄉村夜裡沒什麼聲音:沒有汽車,沒有路燈的嗡嗡聲,也沒有商店過了晚上七點還在經營。除非—— 當然,有一種業主不想讓你知道的特種營業,這種營業也盡量保持安靜。偶爾有野狗會吠個一兩聲。來自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微風輕拂過樹梢,傳來沙沙聲響。在一座小茅屋裡只傳來兩種聲音:一盞朝不通風的天花板排出濃濃黑煙的煤油燈發出的嘶嘶聲,以及一個叫作孫妮塔的女孩在做算術習題時,鉛筆摩擦在紙頭上的嗦嗦聲。
她幾乎有一個小時沒有抬起頭來張望。她臉上的專注神情,就像是個圍棋大師。她的媽媽和祖母不想打擾這位優秀的學生,於是也在一旁安靜地坐著。她們很想問問孫妮塔學校的情形和她的玩伴,但是她們知道最好少開口。她不喜歡被打擾,特別是在她做算術習題的時候。小茅屋中的寂靜,被三聲急促而大聲地敲在薄紙一樣的大門上的叩門聲驚擾。三名女子—— 老、中、青三代—— 不約而同地抬起頭來,一臉驚恐。敲門聲只代表了一件事情。沒有人願意起身開門。
孫妮塔停下作業,把數學課本用力合上,迅速把筆記本、尺還有鉛筆塞進書包裡。
敲門聲表示他快要到了。
敲門的鄰居並沒有逗留太久。一旦她傳遞完訊息,就會快快走開。她的下一個目的地是從這裡數過去的第四家,同樣的門,同樣地敲三聲。這次門很快地開了。她閃進去,看著一家大小:父親、母親、兩個青少年兒子和一個十歲的女兒。
「Namaste。」即使事態緊急,她還是得先問候那家的神。
「準備一下,孫妮塔今晚又將需要我們。」
隔壁的第四間房子裡,孫妮塔將學校用品全都塞進鮮紅色的書包後,便抓起夾克來抵禦清冷的夜晚。她俯下身子親吻她的婆婆道再見。
「不用了,孩子,沒時間了。現在就走,chito, chito.快。」
孫妮塔的父親每次打過孫妮塔之後一定會後悔。在第二天早上,他會對任何一個願意聽他說話的人這樣說—— 不過這屋子裡的三個女人都不想聽。他的眼睛裡充滿血絲。這家人開了一家小茶館,賺的錢只夠果腹。客人喝茶,家裡的男人就靠茶賺來的錢買酒喝:錢頻繁而規律地從左手進來,右手出去。
他清醒的時候絕對不會打他唯一的女兒,但是問題出在他多半的時間都不清醒。他的老婆跟他說過好多次乾脆把茶館關了。沒茶賣,就沒酒喝。
「他喝酒的時候會變得很暴躁。如果他發現女兒在讀書,會把她打倒在地。他會踢她,把她的教科書撕碎,還會把她的數學作業點火燒掉。」
這裡面的隱喻很可怕。儘管白天她上學去的時候,他也替她感到驕傲,但是晚間他卻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他喜歡喝酒,而她喜歡讀書。現在他距離家門已不到五十公尺了。
孫妮塔的鄰居跟「閱讀之家」的社會動員者聯手,設計出解決之道。他們認定她父親夜夜買醉。有些晚上他醉得很開心;但是在別的晚上,從他面紅耳赤的暴怒中可以看出,黑暗的力量佔據了他。
在沒有執照的小酒吧裡的一位常客,端著酒溜到外面用「charpi」(註1),但是他卻沒有往廁所走去,反而走向三十公尺外的自家,告訴他老婆,今天晚上是個「惡夜」。
她則在兩扇不同的門上快速地敲三下,前一扇是警告快逃,後一扇是提醒準備避難所。
孫妮塔把門開了一個小縫向外窺視,只見她面露驚慌之色。孫妮塔跑到起居室後方,捲起遮住窗戶的窗簾,像芭蕾舞者一樣躡手躡腳地爬出窗外,進入冷冽的黑夜。
一、二、三、四座屋子;她安全了。
又敲了三下,一樣緊急,但是這次比較小聲。她被迎入室內,坐在好友拉克西米(Lakshmi)的身邊,拿出數學習題、筆記本、尺和鉛筆。專注的神情又回到臉上。過去五分鐘似乎完全沒有發生過。
有鑑於孫妮塔的故事,我總是熱切地想要擴大我們的計畫,造福百萬名孩子中的更多個。我希望「閱讀之家」變成一個龐大的組織,就是被這股要「做對的事」的炙熱欲望所驅策—— 我們也了解到,你不能蓋了建築後便掉頭走人。你得加大規模,並且對我們提供的女子教育計畫善盡監督和支持之責,這才能對年輕一代真正產生影響。
像孫妮塔這樣的女孩,受到我們當地女子教育計畫團隊裡那些堅強、受過教育和自信的女人的影響和幫助,這些女人是我們當地女子教育計畫團隊的要角,也是世界上許多跟孫妮塔有相同境遇的女孩的理想典範。她們就跟我一樣,花費了很多時間,想著要怎麼樣才能盡可能地把更多像孫妮塔這樣的女孩,帶進我們的計畫中來。
我之所以執著於擴編,來自我一再看到的景象——這些東西把我最後一絲絲的耐心都給剝奪了。
一九九四年在柬埔寨鄉村,我看到坑坑疤疤被壓了好多車轍的道路邊,有一棟焦黑的建築遺跡。我問摩托計程車的駕駛那是什麼?
「那是我們村裡的學校,被赤柬燒掉了。」
「什麼時候的事情? 」
「十五年前。」
「為什麼沒有人對它想點辦法? 我以為柬埔寨現在已經處於重建階段。」
駕駛看起來有點悲傷,他的臉色一沉,眉頭一皺,眼睛暗淡無光。「很多人告訴我們他們要幫忙。」他展露出一個藐視外界的無望笑容。「但是沒有人回來過。」
之後,在二○○三年帶著寒意的秋天裡,好友希拉蕊和我在靠近蘇丹邊界的北衣索比亞的塞米恩山脈(Simien Mountain)健行。當我們圍著一個小小的營火用晚餐的時候,我們的嚮導告訴我們當地男人結婚的陋習,他們是用掠奪的方式娶親。男人挑中他喜歡的女人後,便找來幾個人迅速展開行動。接下來的事情非常反羅曼蒂克,他們綁架這個不幸的「新娘」,然後強暴她——好幾次,再將她拋下。她帶著羞辱和淚水,可能還冒著感染愛滋和懷孕的風險,一個人走回家。
幾個小時或一天之內,「新郎」會告知他想要娶的女人的父親。「你的女兒被玷污了,整座村子的人都知道了,現在沒有人會娶她了。但是我會幫你一個忙,讓你擺脫她。」
已經帶著被強暴的創傷的小女孩,也許只有十一、二歲或是十五歲,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娃娃新娘,並且很快就會有孩子了,於是她終身都得附屬於強暴她的男人。她會替他燒飯,打掃房間,並且生兒育女。這就像是人間煉獄,一個那麼小的女孩,就這樣糊裡糊塗地、不公平地被命運之神操弄。如果她遵從常軌,她會生六個小孩。她完成中學教育的機率則少於百分之十。
我的所見所聞,讓我時時掛心於要盡快地讓更多的孩童被囊括在我們的計畫之中。幸好,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如此負面,也有許多非常正面的例子。
就在前一天,在一個類似我們在尼泊爾看到的小茅屋裡,我們一群人聽到一個老奶奶告訴我們,她生命中的男人是如何的凌虐她。他們全家都住在一個屋簷下。奶奶、母親和女兒住在一起。家中的男人十四年前不告而別,從此無消無息。
雖然奶奶只有六十歲,看起來卻像八十歲。她臉上的皺紋有如溝壑一樣深。她的雙手滿布節瘤,牙齒稀稀疏疏,剩沒幾顆。我們之所以知道她牙齒剩沒幾顆,是因為她開懷地笑著說:「我生命中唯一信守諾言的男人,是替『閱讀之家』工作的那幾個男人。」她沒上過一天學,她的女兒也只上到三年級。
「可是現在我孫女上到八年級,她是班上的前幾名。」她迷濛的眼睛裡升起一層霧水。「知道我孫女可以完成學業,我現在真是死也瞑目了。」
在印度鄉間,一位不識字的母親臉上燃起了希望跟熱情。她腰痠背痛地耕種家裡小小一塊田地的一天已經過去了,現在她回到只有一間房間的簡陋小屋裡,抓起一枝筆,在一個髒髒的筆記本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寫下她的名字。
妮瑪.且特里(Neema Chettri)
妮瑪.且特里(Neema Chettri)
妮瑪.且特里(Neema Chettri)
「我女兒教我寫名字,」她驕傲地報告。旁邊站的是她九歲的女兒。她身形筆直,身上穿的制服乾淨到可以去做洗衣粉廣告。「我在一週前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現在我會了,這代表著我和我女兒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好。」
在開發中國家的大量人口中,有四成的人口平均年齡在十五歲以下,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大自然憎惡真空——真空若不是靠著像是教育這樣的正面力量填補,就是藉著通常令人沮喪的頭條新聞:娃娃兵、賣淫集團、蓋達組織招募等填補。
一名十四歲的女童可能在清醒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城市的妓院裡為一個比她大二十歲的男人寬衣解帶,這個男人對她為所欲為。她一天下來可能得接觸一、二十個這樣的男人。或是,她可以在鄉村的圖書館裡花時間閱讀,準備將來有一天當村裡的老師、店員或是醫生。
一個東非的小男生可以抓起一把AK-47或是拿起一本書。
一個青少年可以身上綁著炸彈走入可倫坡、達卡或是德里的擁擠市場。或是在他肩膀上突起的一大塊是裝滿了書的後背包。
如果我們願意許下遠大的夢想,並且正確無誤地去執行,我們就有辦法影響這些孩子的選擇和機會。或是我們可以袖手旁觀,認為這是別人的問題,縱容這樣的情況不斷重演。
我只透過一面透鏡來決定我該怎樣運用時間,那就是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更快地在更多地方接觸到更多孩子? 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比負面的力量更快一步填補真空狀態?
我告訴我們在十個國家的總監,即使從正式的組織圖上來看,他們必須先跟執行長報告,然後再跟董事會報告,我卻不作如是想,我認為報告是互惠的,而且是雙向溝通的。「我向你和你的團隊報告。我的工作是為你找錢和資源,相對地你要把工作做好。你對我的回報就是向孩子、家長和教師報告。你的角色是供應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好保證孩童得到有品質的教育。」
我時時提醒我的團隊,我們必須把每一分鐘和每一塊美金做出最大值的運用;我們如果輸了,輸掉的賭注會很大。像孫妮塔這樣的女孩,要不就是在壓力下放棄上學的機會,要不就是受到正面模範的鼓勵和引導。柬埔寨、衣索比亞或是寮國整個世代的兒童,可能一輩子都不識字,所以「發展專家」才弄不懂為什麼這裡的人還是這麼貧窮。如果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獲得讀書識字的機會,並且養成讀書的習慣,他們就可獲得扎實的教育基礎。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可以這樣經常地出差,永遠在開會或是提案的路上。有時候我也覺得這樣很辛苦,但是更多的時候我說服自己我別無選擇。見到好幾千名這樣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我知道我們所冒的風險是什麼。我生命中某些坐在搖椅上的心理學家(通常是磨合不良的情侶)常會說:「你好像在逃避些什麼。」
不,不是這樣的。大部分時間我是在奔向某件事情:雪梨或東京的年度酒會;帶著一群投資者去參加寮國學校的開幕典禮;跟倫敦或紐約支持我們的銀行主管碰面,企圖說服他捐出更多的錢。
我從牛頓那裡借用一條規則當作我募款的原則之一:動者恆動。
我不斷地東奔西跑,並不需要心理學博士來給我診斷。我只是聽到太多像是孫妮塔這樣的故事,所以我想要做得更好。即使是現在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已經錯失幾千場在各地的戰役了。我不斷絞盡腦汁地想:如何可以說服更多的人關心這個議題?
很快地我就找出了針對這個問題的獨特和富激勵色彩的答案——其中包括了直升機、幾名阿拉伯酋長以及世界上最高的大樓。
親愛的讀者:
您好,感謝您為本書填寫回函卡及書評,但我們必須提醒您幾件事:
當您為本書寫下書評及送出後,即表示您同意大塊文化可依書評內容,自行決定這篇書評是否被刊登或刪除;同時也表示您授權大塊文化可將書評之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刊登於大塊文化網站、網路與書或附屬子公司的網站、電子報以及刊物上。
您所寫的書評所有權屬於您所有,但大塊文化轉載刊登於大塊文化網站、網路與書或附屬子公司的網站、電子報以及刊物時,不另通知並不另支付稿費。
您的書評不得以抄襲或其他任何侵害著作權之方式為之。若涉及侵害他人之著作權,您必須負相關賠償之責,與大塊文化無涉。若檢警及司法單位因偵查之需要,您將在此授權大塊文化得將個人資料,提供與相關司法機關。
您所發表的讀者書評必須是針對該本書的內容做評論。
您的書評中禁止從事廣告及銷售行為。
請勿出現謾罵、惡意中傷、猥褻的字眼或與該書內容不相關的言論。
請勿傳述未經證實,針對公司、團體或個人的謠言。
由於發表書評兼具回函卡功能,故您需要填寫的欄位較多,大塊保證您的資料僅供大塊內部使用,大塊負保護會員資料的責任。
標註
*
為必填資料
*
姓名:
*
EMail:
性別:
男
女
*
年齡:
0~15歲
16~22歲
23~30歲
31~45歲
46~55歲
56~70歲
70歲以上
*
職業:
學生
資訊業
工
商
服務業
出版業
軍警公教
自由業
其他
請問您從何處得知本書:
實體書店
網路書店
大塊電子報
非大塊電子報
報紙雜誌文章
電視廣播媒體
朋友推薦
臉書(FACEBOOK)
撲浪(PLURK)
推特(TWEET)
BBS
新浪微博
部落格
其他
(可複選)
關於書名你覺得:
1
2
3
4
5
不符合內容
非常合適
關於封面你覺得:
1
2
3
4
5
不太喜歡
非常喜歡
關於內容你覺得:
1
2
3
4
5
不太喜歡
非常喜歡
會不會想把本書推薦給朋友:
會
不會
對我們的建議:
對這本書的評語:
*以上欄位僅【姓名】、【關於內容你覺得】、【對本書的評語】此三欄內容會在網頁上出現,其他內容僅會為後續讀者服務存入大塊資料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