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的力量》:妥善處理後悔可使人向上提升,問題是我們總無法妥善應付

作者: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 / 文章分享來源:關鍵評論

後悔的三種好處
 

       後悔產生的難受感受,除了減少「對失敗方針續擴承諾」的這類認知偏誤,還可在其他方面助人進步。我們可從研究得知,正確因應後悔有三種廣泛的好處:鍛鍊決策技巧、提高在各類事務的表現、增加意義感和連結感。


一、後悔幫助我們做更好的決策


       請想像以下情境,從這裡開始理解後悔能助人改善的特性。

 

       二○二○、二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你在欠缺考慮下,入手一把吉他,但從未真的花時間彈奏。現在,吉他占據家中一角,你又剛好需要一點現金,於是決定售出。

 

       幸運的是,鄰居瑪麗亞正想買一把二手吉他。她向你詢問吉他的價格。

 

       假設你先前以五百美元購入這把吉他。現在它是一把二手吉他了(一把木吉他),你不可能對瑪麗亞開一樣的價格。你心中的理想價格是三百美元,但這樣似乎開價太高,所以你說要賣二百二十五美元。心中盤算成交價落在兩百美元。

 

       瑪麗亞聽到你開二百二十五美元,便一口答應,把錢給了你。你會不會覺得後悔?

 

       答案是很有可能。很多人都會後悔,尤其牽涉的層面比出售一把二手吉他更廣的時候。當別人毫不遲疑、順理成章地接受我們的第一個提議,我們通常會十分懊惱,後悔沒有提出對自己更有利的要求。然而,發生這類情況時承認後悔的感覺——樂於接納而不抗拒這使人反感的情緒,能幫助我們在未來做更好的抉擇。

 

       舉例來說,目前任職於哥倫比亞大學的亞當.賈林斯基(Adam Galinsky),和另外三位社會心理學家,曾在二○○二年,研究提案立即被接受的協商者。他們要求這些參與協商的人評估,要是開出更高的價格,能否達成更有利的協議。後悔感覺愈強烈的人,就會花愈多時間準備往後的交涉。


       賈林斯基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蘿拉.克雷(Laura Kray)、俄亥俄大學的基斯.馬克曼(Keith Markman)發現,當人們回顧先前的交涉過程、思考自己後悔沒做的事(譬如,沒在一開始就開個好價錢),這些人會在後續協商做出更有利於己的決策。不僅如此,經後悔加持的決策好處多多。產生後悔感的人,會在後續交涉把餅做大,同時確保自己分得一塊大餅。思忖前一回未辦到的事,此一行為放大後續行動的可能性,供交涉者在未來的互動按圖索驥。

 

       許多研究顯示,後悔最主要的作用是「決策保健」(decision hygiene)。接納後悔,可以改善我們的決策流程——扎心的負面感受會拖慢決策的速度,讓我們收集更多資訊,思考更多不一樣的選項,花更多時間去做最終的決定。你對自己踏出的步伐愈是小心,就愈能避免落入「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這一類的認知陷阱。一項以企業執行長為對象的研究發現,鼓勵企業領袖反思後悔經驗,對「日後決策有正面助益」。

 

       率先嚴正看待後悔的社會心理學家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解釋,這種使人難受的感覺「可產生許多重要作用」。後悔可以「凸顯決策過程犯錯之處,下次再出現類似情境,我們就不會犯相同的錯誤」。

 

       世界遺憾調查有許多留言圍繞這個主題打轉。例如,下面這位久久無法釋懷的家長:

 

       我的女兒五歲時,我在送她上學的途中對她大吼,因為她把優格潑到制服上。我非常嚴厲地大聲斥責她,結果一直後悔到現在。她不該遭受這樣的對待。就為了這點小事,我讓她好傷心,不過是在制服上留下一點污漬罷了。我永遠忘不掉當時發生的事。從此以後,我沒有再像那樣對她大吼了。我從那次錯誤學到了教訓,但我真希望時光能夠倒流。

 

       這位家長仍對過去的行為懊悔,但她善加運用那個感受,在日後做出了不一樣的抉擇,再也不會像先前那般對著孩子大吼大叫。

 

       我們這些為人父母者嘗試做更好的決定,但是對孩子而言,具備後悔的能力,是學習推測、自己做決定的基本功。愛爾蘭的研究人員在數次實驗後指出,跨過大約七歲的發育臨界年齡,兒童的決策能力會突飛猛進,讓他們體驗到何謂後悔。艾梅爾.歐康納(Eimear O’Connor)、泰瑞莎.麥寇馬克(Teresa McCormack)及艾登.費尼(Aidan Feeney)寫道:「發展出後悔能力的兒童,可從先前的決策經驗學習,去調校選擇。」

 

       我們的認知器官(至少有一部分)是以提供長久支持為運作準則,而非僅僅予人短暫的慰藉。人需要對糟糕決策感到後悔的能力,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懂得提高未來的決策品質。

 

二、後悔有助提升表現


       將英文短句「Clairvoyants smash egg pools」(先知砸碎一池蛋)的字母順序調換之後,可以變成「Psychologists love anagrams」(心理學家愛易位構詞),這個例子說明的就是易位構詞。心理學家真的很喜歡易位構詞法,這是心理學研究不可或缺的要素。心理學家在受試者進入測試房間後,先要求他們將英文字詞或短語重新排列,組成其他英文字詞或短語。接著,刻意左右受試者的心情、心態、環境或加入其他變數,同時觀察受試者的表現是否受影響。

 

       舉例來說,曾經參與後悔感與交涉行為研究的基斯.馬克曼和另外兩位同事,在一次實驗中,請受試者解開十道易位構詞的謎題。研究人員假裝「評分」並告訴受試者,他們只解出一半的單字。接著,在受試者心中點燃一絲後悔感:「請閉上眼,想一想自己在易位構詞謎題的實際表現,以及如何能表現得更好。請花一分鐘,根據你能拿出的好表現,如臨其境地評估成果。」此時,腦中縈繞「要是心態」的解謎者,心情會更差,尤其是與評估過程燃起「至少心態」的組別相比,這樣的糟糕心情會更明顯。

 

       然而,進入下一輪之後,心生後悔的組別比其他人解開更多謎題,花更長的時間專心解謎。由此得出關於後悔的關鍵發現之一:後悔使得人更能堅持下去;堅持,無異是提振表現的一大要素。我會在正文和註釋中,多次援引反事實思維研究先驅尼爾.羅斯的研究。羅斯早期運用易位構詞謎題法從事研究,撰寫出極具影響力的論文。他也發現,誘發後悔感(讓受試者的頭腦被「要是心態」占據),有助實驗對象解開更多易位構詞謎題,且解題速度更快。

 

       我們也可以跳脫實驗室場景,走進賭場看一看。馬克曼在另一場有趣的實驗讓受試者與電腦對賭二十一點。研究人員告訴一半的受試者進行一輪就要離場,並告訴另一半受試者一輪之後還有好幾輪。知道自己要繼續賭下去的受試者,比起只賭一輪的受試者更容易產生「要是心態」。他們比較會對叫牌策略錯誤或承受風險過量(不足)感到後悔。第一組受試者則避免讓自己產生負面感受,他們大多抱持「至少心態」(「至少沒有把錢輸光!」)。然而,第二組受試者自願踏上難受的後悔之路。研究人員寫道:「因為他們需要有助提升表現的準備資訊。而不預期繼續玩牌的受試者就不需要這類資訊,他們只想享受當下的好表現。」

 

       就連思考別人後悔的事,都有可能增進自身的表現。過去曾有一些研究用「簡恩的故事」做實驗。故事中,簡恩去聽她最愛的搖滾樂團的演唱會。剛開始,簡恩坐在自己買的位子,後來她想更靠近舞台,就換到另一個座位。才剛換位子,樂團就宣布,主辦單位馬上要隨機抽出一個座位號碼,免費招待坐在位子上的人到夏威夷旅遊。有些實驗會告訴受試者,簡恩剛換過去的座位就是贏得旅遊招待的位子(真開心!)。有些實驗則告訴受試者,簡恩離開的就是贏得旅遊招待的位子(真懊惱!)。

 

       聽完簡恩「要是……就好了」的慘烈故事的受試者,在寫法學院入學試題時,比控制組的分數高了一○%。他們解複雜謎題的表現也比較好,比如,關於創意思維的知名實驗「鄧克的蠟燭問題」(Duncker’s candle problem)。根據曾經參與後悔感與交涉行為研究的賈林斯基與戈登.摩斯柯維茲(Gordon Moskowitz)解釋,促發反事實思維、使人們親身感知後悔,似乎「將可能性的門開了一道小縫」。這麼做,能帶人進入更強、更快、更有創意的思考歷程。

 

       誠然,後悔並非總能提高表現。陷入悔恨、久久無法自拔,或在腦海反覆上演失敗歷程,可能引發反效果。後悔的事情錯誤,譬如後悔戴紅色棒球帽上賭桌,而不是後悔拿到十點和一張國王再多叫一張牌,就不會使人進步。有時最初的痛會使人短暫受困,但稍微反思一下可從後悔中獲得的益處,後續表現多半都會提高。

 

       挫折引起的悔意,甚至對職涯發展有益。二○一九年,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的王洋(Yang Wang,音譯)、班傑明.瓊斯(Benjamin Jones)和王大順(Dashun Wang,音譯),針對享負盛名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計畫補助款,研究十五年來提出申請的資淺科學家。研究學者挑出一千多名接近門檻的申請者,其中大約一半勉強符合資格,補助款入手,與後悔擦身而過。另一半申請者,差一點就能通過門檻,以些微的差距與補助款失之交臂而飲恨。

 

       接著,研究人員檢視這些科學家的未來職業發展。長期而言,些微差距飲恨組(要是心態)的表現,大勝勉強符合資格組(至少心態)。這些科學界的銀牌艾瑪,日後所寫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更高,寫出熱門文獻的機率也高出二一%。研究人員總結,挫折是推動進步的力量。「差一點點就辦到了」所引發的後悔情緒,促使人們反思、修正策略,表現得更優秀。

 

三、後悔能深化意義


       幾十年前,我在伊利諾州艾凡斯頓(Evanston)花了四年時間,拿到西北大學的學士學位。我在大學時期習得豐富的知識、結交不少畢生摯友,因此整體而言,我對這段就學經歷評價頗高。但我偶爾會想,假如我念不了大學,或者念的是另一所大學呢?人生際遇會有什麼不同?出於某種奇怪的理由,這類謬想竟然總是令我對大學時期的選擇更加滿意(而非不滿),彷彿這一小段時光,在整段人生故事中不可或缺。

 

       但其實,我有這樣的感受,並沒有什麼特別。

       二○一○年,包括克雷、賈林斯基和羅斯在內的社會科學家團隊,要求一群西北大學大學部的學生,對選校和在校期間的交友選擇進行反事實思考。學生在反思過程想像自己念了別所學校,或是結交到不同於現在的好朋友。此時,他們的反應與我一樣。現實中的選擇,不知怎麼,讓人感覺更有意義了。西北大學研究總結:「反事實思考會使重要的人生經歷及人際關係更具意義。」

 

       而且,作用並不局限於只在乎自己的年少時光。事實上,已有其他研究發現,比起直接思考人生重大時刻的意義,進行反事實思考的人,能夠產生更強烈的意義感。透過「要是心態」和「至少心態」間接思考事件的意義,比直接掂量,更能夠快速歸結出事件蘊含的意義。對人生事件的其他可能性進行反事實思考,也會比單純重述事件,更能產生更強烈的宗教感召、更深刻的使命感。這種思考模式,甚至能提高愛國心和對組織的投入程度。

 

        在這些研究檢視的各種反事實思維中,後悔最能夠加深我們的意義感,引領我們朝人生目標邁進。例如,針對遺憾事件進行「中年大回顧」,足以引導我們修正人生目標,掀開人生的新扉頁。又或者,如二十九歲的行為健康研究員艾比.韓德森(Abby Henderson)在世界遺憾調查所說:

 

        我後悔沒有珍惜小時候和祖父母相處的時光。那時候,我好討厭他們來我家,好討厭他們想要跟我培養感情。現在,我願意不計一切代價換回那段時光。

 

        艾比是三個兄弟姊妹當中的老么,在亞利桑納州鳳凰城一個快樂的家庭長大。她的爺爺奶奶住在印第安納州哈特福城(Hartford City)的一座小鎮,幾乎每個冬天都會來鳳凰城住上一、兩個月,好避開中西部的寒冷氣候。他們通常會來韓德森一家人的房子借住。年幼的艾比不喜歡這件事。個性安靜的她很享受父母上班去、獨留她一人在家的課後時光。祖父母來訪破壞了這份寧靜,奶奶總是喜歡等她放學回家,要她說說學校發生的事——艾比抗拒和他們培養感情。

 

       現在她很後悔。

       她在訪談時告訴我:「我最後悔的是沒有聽他們說自己的故事。」但她對自己的父母採取了不一樣的互動方式。遺憾啟發了她,她和兄弟姊妹為古稀之年的父親付費訂閱使用StoryWorth平台。每星期,平台會寄送一封寫著一個問題的電子郵件:你的媽媽是怎樣的人?你最喜歡的一段童年回憶是什麼?沒錯,還有一個問題是:你有什麼遺憾的事?收到問題的人要透過說故事,來回答問題。年底時平台會集結故事,製作成一本精裝書。艾比說,她在「要是……就好了」的心情觸動下,「追尋更豐富的人生意義,探索更寬廣的人際連結……我不想在父母百年後,體驗祖父母過世時那種『錯失』的感覺。」

 

        艾比說,這份痛楚使她瞭解到人生是一張拼圖,而意義是當中最關鍵的一塊。她告訴我:「當身邊的人說他無怨無悔,我會反駁對方說:『不犯錯,要如何學習成長?』意思是,誰在二十來歲不留點遺憾?誰沒做過爛工作、跟糟糕的對象約會過?」最後她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每一次心有遺憾,「一部分原因都出在,我想將意義從這條方程式中抹除。」

 

         艾比對奶奶的特別回憶,有一件是奶奶擁有非凡的烤派手藝,尤其是她經常烤來當點心的那種派。「如果你一輩子都吃索然無味的派餅,你會以為派不過就那樣。等嚐過我奶奶做的草莓派,你就回不去了。」對艾比而言,奶奶的烤派盤暗藏著人生的隱喻。

 

       她對我說:「我的人生因後悔而滋味豐富。因為我沒有忘記後悔的苦澀,所以甜甜的東西入口時,老天,那簡直更加甜美。」她明白自己永遠無法重回與爺爺奶奶相處的那段時光。「我會永遠懷念那種滋味。」要不是「要是……就好」的心態敦促,她也不會開始收集父親的故事。這麼做也有幫助,她說:「我用這樣的美好來填補遺憾。」

 

        「但這不是替代品,沒有任何事物能代替那種好滋味。往後,我的人生都會有個小缺憾,但我所做的其他事,每一件都有了依歸。」

 

       要是能妥善處理,後悔可使人向上提升。瞭解後悔的作用,能夠磨練決策、使人精進、掌握更深刻的意義。但問題是,我們總是無法妥善應付後悔。

 
【書籍資料】

《後悔的力量》

 

推廌文章
重新學習觀看世界 叛教、脫逃、庇護、難民:一個學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