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躍昇

The Ascent of Man

人類文明發展史

作者:布羅諾斯基

原文作者:Jacob Bronowski

譯者:漢寶德

出版社:NB專案

出版日期:2021-03-01

條碼:9789869760362

ISBN/ISSN:9789869760362

系列名稱:黃金之葉

定價:480元

購買電子書

數量 + -

最後的文藝復興人

最早的人類大歷史

 

從已知用火到地球未來

十三堂橫跨百萬年的的文明大講堂

 

七○年代BBC傳奇科學節目、當代科普書先驅

布羅諾斯基不朽名著

 

建築大師漢寶德經典譯作

復刻重現

內容簡介

「最後的文藝復興人」這個比喻已成為陳腔濫調,

不過在極少數的情況下,這詞若能完美描繪事實,我們也願欣然接受,

說到「最後的文藝復興人」,大概非本書作者布羅諾斯基莫屬了。

有哪位科學家能與布羅諾斯基一樣,不僅能天衣無縫地在作品中

交織自身的科學知識與歷史、藝術、人類學、文學、哲學等豐厚素養,

同時又闡述得如此輕盈,毫不費力,且不淪於自我誇耀?

 

本書每一頁都有值得引述、妥善珍藏的格言,

也可貼在門上昭告天下,甚至能夠當成偉大科學家的墓誌銘。

如此震撼人心的文字,不需要依靠提高的聲調,或是浮誇的眼淚裝飾。

 

布羅諾斯基筆下文字的魅力,來自他冷靜、仁慈、樸實的語調,

以及他直直望向鏡頭時,口中發出的迷人捲舌R音,

耀眼的閃光燈如同無垠黑夜中的烽火。

 

科學中確實存在魔術,能為人類帶來幫助的那種魔術,同時也存在詩意,

而本書的每一頁都洋溢著這種魔術般的詩意。

 

——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本書特色】

 

 

【內容簡介】


       1973年,BBC推出共十三集的電視紀錄片《文明的躍昇》,由學者布羅諾斯基撰寫腳本、錄製旁白,為當代讀者描繪科學發展背後的歷史與社會背景,剖析人類文明與科技間的互動。

 

       節目在當時蔚為創舉,更曾獲英國電影協會評為「世界百大電視節目」。節目播出後,BBC亦將腳本整理成本書《文明的躍昇》,暢銷多年,獲占「科普書先驅」的經典地位。書中十三章內容與各集影片對應,兼具數學家、科學史家身分的布羅諾斯基,細密梳理自「已知用火」的原初之世、漁獵遊牧、農業文明,直到工業革命、二十世紀上半的科學與文明進程,由石器時代談到幾何學、由農業興起直通遺傳學、再由鍊金術推及相對論,逐步展現人類如何嘗試理解、掌握自然法則的宏大進程,風格深入淺出,深受觀眾與讀者歡迎。布羅諾斯基認為,人文與科學的「兩種文化」對立勢態對知識之推進戕害甚巨,特以此書擊破界限,成就「人文科普」的一代名著。建築大師漢寶德彼時深受感召,特於七○年代譯介國內,以期突破文藝界與科學界的智識隔閡,是為當年的旱漠之花,啟發無數讀者,迴響廣大。新版採用漢先生的經典譯本復刻,重新校訂,願將作者與譯者的時代精神延續無窮。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布羅諾斯基(Jacob Bronowski, 1908-1974

 

英國數學家、科學史學家,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榮譽院士。一九○八年生於波蘭猶太家庭,一戰期間隨家人移居德國,一九二○年起定居英國,於劍橋大學完成學業。一九六四年起移居美國,至一九七四年離世為止,都在索爾克生物研究所任職。

 

他不僅投身科學研究,也撰寫藝術、文學相關書籍,並參與廣播節目製作。因一九五○年代參與BBC科普節目《智囊團》(The Brains Trust)而為人熟知,成為流行文化中的學者形象代表。他亦撰寫許多節目腳本,其中《文明的躍昇》的製播內容,最終集結為本書出版,攀上「科普先驅」的巔峰地位。

 

譯者簡介|漢寶德(1934-2014

 

台灣知名建築教育學者、現代建築美學思想啟蒙者。一九三四年生於山東,一九五八年成大建築系畢業,一九六四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一九六七年返國。主要經歷: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創館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總統府資政等。畢生致力於台灣現代建築思潮、美學教育。重要建築作品包括「天祥青年活動中心」、「洛韶山莊」、「台南藝術學院」等。

 

著作等身,諸如《建築的精神向度》、《為建築看相》、《透視建築》、《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漢寶德談美》、《中國的建築與文化》、《漢寶德談建築》、《給年輕建築師的信》等。

目錄規格

編校說明  編輯部 

代序  理查・道金斯                 

譯序  漢寶德           

 

前言

 

一、天使之下                     

動物的適應──人類的途徑──開始於非洲──化石之證據──先見之天賦──頭部之發展──人類之拼湊──獵人的文化──跨越了冰期──季節移牧的文化:拉普人──洞穴藝術的想像力

 

二、季節的收穫               

文化演進之步調──游牧文化:巴提雅里族──農業的開始:麥──耶利哥──地震的國度──村農的技術──輪子──動物的畜養:馬──戰爭的遊戲:布茲卡戲──定居的文明

 

三、岩石中的紋理                    

來到新世界──移民血型的證據──造型與分解的行動──結構與層次──馬丘比丘城──直線的建築:帕埃斯圖姆──羅馬拱:塞哥維亞──哥德式冒險:漢斯──建築之科學──隱藏的人形──建造的樂趣──不可見的界域

 

四、潛藏的結構               

火,變形的元素──金屬之提煉:銅──合金之結構──青銅之藝術──自鐵至鋼:日本刀──黃金──不能腐蝕者──煉金術之人與自然的理論──化學之始:佩洛塞蘇斯──火與空氣:普利斯萊──拉瓦節:化合作用的量化──道耳頓的原子論

 

五、球體的音樂               

數字的語言──和諧的關鍵:畢達哥拉斯──直角三角形──歐幾里德──伊斯蘭教的興起──阿拉伯數字──空間的圖式:阿爾罕布拉宮──晶體之對稱性──海什木的透視學──隨時間而運動:新動力──變化的數學

 

六、星星的使者               

季節的循環──無指引的天空:復活節島──德東迪天文鐘:托勒密的星系──哥白尼:太陽為中心──望遠鏡──科學方法的開始:伽利略──禁了哥白尼星系──兩種體系的對話──異端審判──伽利略退卻──科學革命的北移

 

七、高貴的鐘錶               

克卜勒定律──世界之中心──牛頓之革新:流量學──光譜之謎──重力與「原理」──知識的獨裁者──嘲諷的挑戰──牛頓的絕對空間──絕對時間──愛因斯坦──旅行家自帶時與空──證明之相對論──新哲學

 

八、力量的追求               

英國的革命──日用技術:布林德利──對特權的反抗:費加洛──富蘭克林與美國革命──新興的鋼鐵工業家──新展望:瑋緻活與月社──無情工廠的驅策──新關注:能量──發明的紛雜──自然的統合

 

九、創造的梯階               

博物學家──達爾文──華萊士──南美之行的衝擊──物種之豐盛──華萊士喪失收集品──天擇說的構想──演化之連續性──巴斯德:左遊與右旋──演化中的化學常數──生命之起源──四基子──可能有他種生命存在嗎?

 

十、世界中的世界                    

鹽粒──鹽之成分──門得列夫的牌戲──週期表──湯姆遜分解了原子──新藝術中的結構──原子的結構:拉塞福與波耳──一個理論的生命週期──核子可以分解──中子:查兌克與費米──元素的演化──第二定律與統計學──分層的穩定──模仿自然的物理──波茲曼:原子是真實的

 

十一、知識或確信                    

沒有絕對的知識──可見的輻射光譜──精緻的細節──高斯與不確定的觀念──真實的次結構:波恩──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偏差原理:西拉德──科學乃人性

 

十二、一代又一代                               

反叛的呼聲──果菜園裡的博物家孟德爾──豌豆的遺傳──立即被遺忘,──非有即無的遺傳法則──魔數「二」:性──克里克與華生的DNA模型──複製與生長──同樣形態的單性生殖──人類多樣性選擇

 

十三、漫長的童年                    

人,社會的個體──人之獨特性──腦之獨特發展──手之精確化──語言控制區──決策的遲延──心靈是準備的工具──知識分子的民主──道德的想像力──腦與電腦:紐曼──價值的謀略──知識是我們命運之所繫──人類的承諾

×
購買電子書
×